吉水县政协着力打造大会发言“金字招牌”

10.02.2015  19:05

  “几位委员的大会发言很好,尤其是关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发言,更是毫不客气地直指工作弊端和顽疾,虽苦口但利身。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并积极采纳委员建议,补齐短板,以此来推动相关的工作。”这是吉水县委主要领导在参加近日召开的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时的讲话,对今年的大会发言进行了充分肯定。一直以来,吉水县政协非常重视全会的大会发言环节,把它作为衡量全会整体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周密安排、精心雕琢,着力打造这个“金字招牌”。

  超前谋划早安排。县政协在全会前两个月就开始部署大会发言工作,由各分管副主席组织专委会、民主党派、相关参加单位,通过座谈会、分片联系活动、公开征集等方式,围绕社会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海选”发言课题。为把握方向,主席会议经过多次筛选,从收集的三、四十个课题中,遴选出十五个左右有代表性的典型课题,交由各专委会、民主党派、乡镇活动小组,分头确定撰写人员、调研提纲,着手准备工作。从近些年安排的如移民后续扶持、总部经济发展、整顿乱占耕地建房、破解征迁难题、提高教育质量等发言课题来看,很好地切合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回应了群众的热切企盼。

  注重质量细调研。“发言不是履行程序,而是政协议政建言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委员展示风采的广阔舞台。材料不能应付了事,要掌握实情,要有干货,不发空炮,有的放矢。”该县政协主席罗定贵十分关心大会发言质量,多次提出工作意见。领办的课题由各专委会、民主党派按照对口联系部门进行严谨细致的调研走访,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形成的初稿,在主席会议上讨论修改后,还要提交给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定稿。经过多环节的“打磨”后,材料越来越精炼,含金量越来越高。针对移民后续扶持问题,课题组四次深入水田、双村等移民乡镇,先后到9个村组召开了130余人次的座谈会,多方位听取吸纳基层移民干部、外迁户和后靠户的诉求和心声,使发言材料更贴合实际,更有可行性;对于反响强烈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问题,调研组深入交易现场,全程观摩交易管理全过程。召集相关监管部门、招标人、投标人等代表进行座谈,找出管理“暗门”和死角,对破除交易“潜规则”、规避串围转包违法行为汇聚了许多真知灼见。

  现场发言造气氛。材料写得好,还要讲得好。要讲得好,就要发言人选得好。发言委员不光要求外在形象要好,还要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善于把握会场氛围,更要有敢揭盖子、敢于建言的勇气。“我知道我的发言言辞较为犀利,有些领导和相关部门不爱听,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毛病就要把它给端出来,晒晒太阳,那样更健康!”杨巴金委员如是说。在今年全会上,他撰写并发言的《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打造利民阳光平台》获得参会人员的大加赞赏。为把好发言关,大会秘书组专门组织发言委员在会前多次现场演练,注意音色优美、声调顿挫,及时指出演练中的不足,让委员发言更臻于完美。

    跟踪督办求效果。大会发言不是一发了事,更要重视成果的后续转化。该县政协加强了对委员建议的跟踪督办:会中领导批示了的,及时交由“两办”转送相关部门办理;会后将所有大会发言转作政协集体提案,由政府办统一交办,要求承办部门在办结后应以书面形式向县政协报告办理结果和情况。县政协及时对领导批示及落实情况进行专题督查,以进一步深化议政成果的转化。近年来,不少大会发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于移民后续扶持,政府及时制定了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移民生产开发扶持和培训资金帮助移民发展生产,积极推动协调解决电站税收分成问题,为移民后续发展提供稳定资金保障;对于反映的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县政府随后出台了3个相关文件,严格划定了管理红线,先后开展了两次集中整治活动,处理了一批违法人员,有效刹住了侵占耕地建房的歪风等等,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委员利用大会发言形式积极参政议政的热情。 (曾志斌)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