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尚贤刘柏林:为党旗增色彩

18.06.2015  16:39

刘柏林在家中

37年的工作生涯中,一刻都没有忘记责任与奉献;41年的党员生活中,时刻牢记的是党性与原则。他就是退休老干部刘柏林,一个践行“是党员,就要为党旗增色”理念的“优秀共产党员”。

在初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笔者慕名来到刘柏林住处,见到了刘老。一副老花镜,一支旧钢笔,一袭朴素装,硬朗、干练、耿直的形象印在笔者的脑中。刘老搬来椅子热情地招呼,就这样,在刘老家的院子里,在好奇与倾听下,一个老共产党人形象在脑海里清晰高大起来。

家乡培养了我,我要服务家乡

解放前出生在吉水县尚贤乡的刘柏林,1960年从武汉师范学院毕业后,到湖北黄冈武穴中学任教。虽然这所学校条件很好,校领导也厚待他几分,但时刻想念家乡的刘柏林回乡心切,“家乡培养了我,我要服务家乡”这是他最朴素的想法。

于是他多次向当地局、校领导提出回乡工作,但总是没有下文。年轻的刘柏林尝试着向家乡的领导请求帮助,多次给当时县教育局领导写信,表达回乡之意。经过县教育局领导与湖北那边的领导协商,最终圆了他回乡之梦。回到故乡的刘柏林主动请缨,来到了阜田中学教书。之后,吉水县创办《双抢战报》,刘柏林勤于写文章,忙于刻钢板,吃苦能干的作风在报刊里显现出来,被当时的县领导选录到县委办做秘书工作。

党给了我工作,我就尽力做好

文革结束后,心系教育的刘柏林又执意要回到教育战线。1981年,组织上任命他为阜田中学校长,主持阜田中学工作,并问他有什么要求。刘柏林没想到组织给他这个重担,他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只说:“党给了我工作,我就尽力做好”。

刚到阜田中学时,刘柏林发现那里的升学率极低,于是决心改变这一局面。他以身作则带头上课,打破了初中、高中校长不上课的惯例。通过科学安排教师,了解教职工需求,激发教师教学潜能,重视学生工作,经常召开学生会,让学生评价老师等措施。1984年中、高考,阜田中学大丰收,当年全县高考文科前三名均花落阜田中学,被时任地区教育局领导赞为“全市农村中学的佼佼者”,周边县市的学生闻名前来阜田中学补习,同时,阜田中学成了县中教师培养基地,优质学生输送摇篮。

激活青年人心,我要讲天下事

1997年,刘柏林从教学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是退休后的刘柏林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用他的话说就是“激活青年人心,我要讲天下事”。

退休至今,刘柏林先后为中小学生作过138场报告。他讲革命,讲信仰,讲纪律,讲道德,讲家风,讲英雄,讲伟人,讲好人。从七一讲到八一,从井冈山讲到延安,从长征讲到抗战……每一场都有鲜明的主题,每一场都蓄满社会正能量。“大多数人对过去的这段历史不熟悉,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爱国教育传承下去。”刘柏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

打牌、打麻将是糟蹋岁月,我宁愿一个人守着书桌,也不去凑热闹打牌。”退休后的刘柏林大部分时间用来写文字、练书法,整理日记,先后出版了二辑《小草》,受到了社会各界如潮的好评。“是金子,在哪里都要发光;是党员,放在哪里都要增色。”这是刘老在《小草》(第一辑)里写的一句话,这成了他人生形象的写照。夕阳映红了天空,落霞映红了刘老家的小院,院子里,高大的柚子树在夕阳中披满金色霞光。  (郭建华/文、廖敏/图)

来源:井冈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