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李安何时出现?23名作者斩获台湾电影剧本奖

16.03.2014  09:13

  中新社台北3月15日电 (记者 李志全 陈立宇)24年前,一个普通的编剧凭借《推手》获选台湾“1990年度最佳电影剧本”,他是当今华人圈内知名的导演李安。24年后的今天,已举办了38年的台湾“征选优良电影剧本”活动,又评出5件优等剧本奖、14件佳作剧本奖,23名作者中会不会出现下一个李安?

  台湾“2013年度征选优良电影剧本”颁奖典礼,15日下午在台北百年建筑西门红楼内举行。主办方从367件作品中选出34件入围作品、39位入围作者一同角逐,竞争异常激烈。

  用本年度评选小组召集人蔡国荣的话说,“试想要从367件进入19件,几率仅有5.17%,得奖太难了”。

  最终,由编剧、作家、学者等台湾电影专业人士组成的9位评委,将优等剧本奖颁给了《潜脑侦查科》、《批着人皮的大象》、《中途》、《接线员》、《顺云》等5件作品的7位作者;佳作剧本奖,则颁发给《油桐花开花落时》等14件作品的16名作者。

  台湾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龙应台曾表示,李安等人都因获选优良电影剧本,奠定了他们投身电影事业的信念。

  在23名获奖创作人中间,会不会出现下一个李安,给人以遐想。

  蔡国荣称,他当年参加优良电影剧本征选得奖,报名不过70、80件。后来担任评选委员,逐渐从80、90件升到100余件,近三年来已经激增为266件、294件,至今年的376件,各式题材丰富。

  优等剧本奖、佳作剧本奖的奖金,分别为新台币38万元和15万元。1990年,李安完成剧本《推手》,它不仅为李安赢得一笔奖金,而且使他获得了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

  此番获奖的23名作者中,有职业写作人、有编剧、有学生,还有刚生过孩子的妈妈,年龄上偏年轻化。下一个李安,台湾后继有人。

  但据报道,李安也直言“台湾电影格局小、气虚、结构不够完整兼顾、内容不够营养、关系经营不够精彩”。

  靠剧本《激情年代》入围的萧宗锋表示,希望能用逻辑将“传统”和“创意”、“情感”和“戏剧性”结合,考量市场和目标观众,尽量兼顾小清新和大格局的风格落差,突破台湾影视的局限,写出两岸华人都喜爱的故事,达到真正的类型创新。

  自1976年开办的“征选优良电影剧本”活动,由台湾“电影资料馆”开办,迄今已有399部优秀剧本获奖,99部获奖剧本被拍摄成影像作品,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

  诚如龙应台所说,“活动虽然轻巧且无声,但却默默发挥电影产业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无疑是台湾电影发展的安定基石”。(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