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商贾往来全国名品云集 民间故事带你看南昌“七门”

14.03.2014  10:45
  原题:看商贾往来全国名品云集 民间故事带你看南昌“七门”     从西汉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始,南昌成为江西政治、经济、文化的首府达2200余年。有句老俗语把南昌曾经的地貌勾勒了个大概——“七门九洲十八坡”。千百年来,南昌城市不断扩容,如今它们在哪里呢?本报将分3期,分别带读者去走一走“七门”、“九洲”、“十八坡”。     今天,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建葆就先来为你说说“七门”的风俗故事。     七门将城划成“井”字     进入南昌象湖附近的施尧路,很容易看见一段古城墙,这里为南昌市博物馆,馆前空地为灌婴广场。本世纪初新修建的这座仿古建筑传承的是南昌2200余年的历史。据介绍,这里就是西汉大将军灌婴建筑的南昌城。公元前201年,灌婴设此为豫章郡,“灌婴筑城”由此而来。     据传,灌婴派人设计,在周围筑起南门、松阳门、皋门、昌门、东门以及北门。六门互相连接,长4000多米,城区面积仅四平方公里,连接六门的城墙用夯土筑成,这也是有史料记载最早的南昌城墙。     南昌市地名办专家告诉记者,当时豫章郡辖18个县,南昌县为首。此后,南昌城不断扩大,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豫章城开始西移。到明清时期,现在俗话中所说的“七门”也显现出来。     经调研,工作人员发现在南昌的建城史上,城设七门始于明代。     从西汉的六门,到明朝的七门,虽然看似增加一门,但实际上随着历史变迁,其中曲折颇多。     南昌市地名办工作人员分析研究发现,自汉筑南昌古城设六门后,晋朝时,南昌城增加了东北、西北(《江城旧事》称西南)二门;到唐朝,南昌城门依旧是八门;至宋初,则设有十六门。     明代开始,南昌仅留有七门——永和门(位于八一大道叠山路口)、顺化门(位于八一大道省展览馆南侧)、进贤门(位于永叔路、系马桩街口)、惠民门(位于船山路与南浦路交接处)、广润门(位于船山路广润门街口)、章江门(位于榕门路章江路口)、德胜门(位于阳明路胜利路口)。     到1928年,随着南昌城区人口剧增,南昌开始拆除全部城墙修筑环城路,这就是现在的阳明路、八一大道、永叔路、船山路、榕门路等。至此,南昌古时城门便已成记忆。     “古代城门算是地域的标志。”12日,杨建葆表示,自明代以来,七门就将南昌城内的道路大致“规划”成一个“井”字,7门各有不同的风景民俗和民间故事。     入仕进第进贤门     七门中,最有名的属进贤门。进贤门位于七门最南边,是古时南昌通往进贤、抚州的必经之路。南昌民间流传:入仕进第进贤门,说的是舒芬的故事。     话说,进贤才子舒芬高中状元。当舒芬衣锦荣归来时,江西的巡抚亲自迎接,设宴款待,并赠其一匹枣红马,让舒芬骑马逛街,在南昌城内游览三天。     巡抚在宴席上问舒芬:“状元公何日返故里省亲?”舒芬答道:“南昌城池坚固,建有七座城门。我不知何处是回故乡之路?”一侍郎忙答:“抚州门直通进贤县。”     “那是抚州人的呀。”     巡抚立即意会舒芬所言之意,第二天就派人把“抚州门”改为“进贤门”。杨建葆告诉记者,舒芬是一位贤才,当年巡抚改城门名应还有“思贤欲渴”之意。     接官送府章江门     坐落在滕王阁旁边的章江门古代就是政治中心所在,在当时称为衙门。当年宁王府就设在章江门不远的子固路上,而宁王府相当于省级衙门。为此,南昌有句古话:接官送府章江门,说的就是政府官员迎接都是在章江门。章江门靠近码头,倚靠滕王阁,风景甚是优美。每次官方迎接也会吹锁啦、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为此人们又说:吹吹打打章江门。     千船万帆惠民门     古代,南昌共有两座城门靠近码头。由于城门附近有一个粮仓称为惠民仓,该城门便取名为惠民门。由于靠近码头,古代惠民门是个蔬菜、水果、粮食的集散中心。南昌古语:挑粮卖菜惠民门、千船万帆惠民门。     推进涌出广润门     在章江门和惠民门中间是广润门,广润门靠近万寿宫、翠花街,是古代南昌商业中心。“那时,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丝绸等有名的商品都云集此地。”     杨建葆说,此外,不得不提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公元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利玛窦就以万寿宫为教堂传教,常在广润门附近活动。杨建葆告诉记者,利玛窦到南昌的第二年,他预测了“天狗食月”,并做了3个地球仪,演示日月食过程。利玛窦被称为是在南昌第一个传播天文学的传教士。     刀光剑影德胜门     南昌的北大门是德胜门。此城门是以一位将军命名的,他就是赵德胜。在抗清斗争中,赵德胜固守城门,守护南昌城。为此,南昌人常说刀光剑影德胜门。德胜门紧靠下沙窝,而下沙窝古代为刑场,不少南昌人又说:孤魂野鬼德胜门。     跑马射箭顺化门     顺化门为南昌东大门,通往浙江。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是从此门出南昌城,之后达到浙江的。杨建葆介绍,古时,这里曾是练兵场,常常作为军事备战之地,再次安营扎寨。为此,百姓便说:跑马射箭顺化门。     哭哭啼啼永和门     位于南昌东北方向的永和门,其旁边曾是一片墓地,曾葬有孔子的门徒澹台灭明(字子羽)。孔子因澹台灭明貌丑而不器重他,并认为他“朽木不可雕也”。于是澹台灭明退而修行,南游至江西,在南昌定居,并设立书院讲学。澹台灭明品行端正,鄙视趋炎附势的世俗,因此贤名远扬。孔子听说后,亦对“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而懊悔莫及,成语“以貌取人”的典故由此而来。澹台灭明死后葬在永和门附近。后由于城市发展,该片墓地转入瀛上。为此,南昌人说:哭哭啼啼永和门。     ■信息日报记者万里庆、实习生李西湖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