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55名“老虎”落网:反腐治本料有新部署

20.10.2014  13:22

十八大以来,中共用刮骨疗伤的决心交出反腐成绩单——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就公布了近700名官员被调查或处理的消息,绝大多数为厅局级官员,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多达55名。

在强力“打虎”“拍蝇”让官员“不敢腐”的同时,一系列治本之策也在推进。专家表示,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治本最终要靠制度和法治,今日启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料将在推进依法反腐上有所作为。

平均每月超2名“老虎”落网:十八大后现反腐新常态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2012年11月17日履新之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这样疾呼。

为此,中共展开了刮骨疗伤般的反腐风暴。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就公布了近700名官员被调查或处理的消息,绝大多数为厅局级官员,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多达55名。

在上述被查处的55名高官中,中央部门和国家机关等共计12人,分别为周永康、徐才厚、衣俊卿、白恩培、杨刚、苏荣、蒋洁敏、刘铁男、李东生、刘志军、申维辰、何家成;央企高管共3人,即宋林、王永春、李华林。

其余40人则来自全国21个省份。其中,山西为“重灾区”,累计7名“老虎”落网;其次为江西和四川,分别有3人;重庆、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海南、云南、内蒙古等8省份各有2人;其余11省份均为1人。目前仅北京、上海、河北、浙江、福建、甘肃、宁夏、西藏、新疆等9省份未出现省部级及以上高官落马。

在舆论一次次有关反腐遇阻的臆测中,中共均以铁腕惩腐的姿态强硬宣誓“反腐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决心——十八大以来,平均每月超过2名“老虎”落网便是力证。

值得一提的是,从薄熙来,到徐才厚,再到周永康,中共的反腐败,正在不断打破“禁区”和“惯例”。在诸多受访专家看来,这样的力度,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未曾有过,中共反腐正进入“新常态”。

反腐将由治标转向治本? 专家:治标也仅是良好开始

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提出“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思路。在此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重要会议上,中共将对反腐作何部署,备受瞩目。

近日,有媒体援引一些专家的话表示,此次中共全会将成为中国当下反腐由治标转向治本的重要节点,持续引发关注。

对此,多年研究反腐课题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并不是很认同,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十八大以来,在强力“打虎”“拍蝇”让官员“不敢腐”的同时,一系列的治本之策也在推进。

据报道,王岐山在出席8月25日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时指出:“反腐要讲‘不敢’、‘不能’、‘不想’,‘不敢’是治标,‘不能、不想’是治本,我们要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敢’这条已初见成效。

任建明据此表示,十八大以来,尽管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腐肃贪行动,但就目前而言,治标也仅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未来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从各国经验来看,反腐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治标到治本的过程。但鉴于目前依旧严峻的反腐形势,未来应把治标进行到底,同时用制度铲除腐败土壤。”任建明说。

谈及中共反腐的时间表时,任建明说,从重拳反腐实现“不敢腐”,到制度防腐实现“不能腐”,再到思想拒腐实现“不想腐”,依照新加坡等国外的相关经验,中国完成这项“工程”,至少需要二三十年。

反腐治本料有新部署:四中全会或成依法反腐新起点

任建明坦承,当前的腐败治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治本最终要靠制度和法治,今日启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在推进依法反腐上有所作为。

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最重要的是源头立法,约束一把手的权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亦认为,只有依靠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才能做到从“不敢腐”到“不能腐”甚至“不想腐”,而这将是四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看点。

在马怀德看来,此次会议有望成为中国法治反腐的新起点,“按照中央已经释放的信号来看,四中全会将会重点研究建立起一套严厉的法律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事实上,诸如刘铁男受贿案庭审直播等,近来一些反腐大案的查办过程亦在证明,法治反腐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有媒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司法以法治的最高权威确保了反腐的成果,只有坚持司法正义的反腐斗争,才能消除人们对运动式反腐、反腐政治斗争的猜疑,确保反腐的合法性、确定性和持续性,使得民心、顺民意的反腐斗争在法治的护佑下走得更长、走得更远,确保反腐成果不因时、因人而改变。

在马怀德看来,法治反腐首先要加强立法,包括国家和党内层面两个方面。其中在党纪政纪层面,首要是要完善健全过去的一些规定,并有必要从一般内部文件上升为法律法规。

任建明分析,中共反腐将常态化并逐步纳入法制轨道,越来越多的“法外之地”将被清理。(记者 马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