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旧改时代”百姓愁什么?

08.02.2014  12:49

  新春首个工作日,雨水淅沥,挡不住区县领导们走基层、察民情的脚步。安居,作为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让区县领导们始终牵挂心头;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二级以下旧里改造进入攻坚收尾阶段,“后旧改时代”居民们的“急难愁”日益成为区县干部关注的焦点。昨天,不少区县主要领导或赶赴安置房基地,或走访动拆迁地块,或走进暂时不符合旧改条件的老小区,听取居民们的烦恼。

  中心城区黄浦是人口导出区。昨天,区委常委们分赴10个街道调研,着重了解基层单位和群众最盼望解决的问题。那些即将面临动迁的百姓说出了大实话:最担心的是动迁房的公建配套能否跟上,特别是涉及民生基本需求的交通、学校、医院、商业等软硬件建设,例如医院里有没有全科医生,学校师资能不能跟得上。

  76岁的王老伯原先住裘家弄,去年迎来了旧改好政策,一家人拿到了3套浦江镇的在建安置房,计划今年下半年入住。“我们特意去看过,房型不错。唯一有顾虑的就是周边配套--现在,小区附近还没有菜场、超市、大医院,便利度比不上市中心。”对于类似王老伯的担忧,黄浦区拿出了初步方案:根据居民需求列出菜单,探索在安置地块上自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

  宝山罗店是人口导入区。作为上海北部重要的保障房供应基地,罗店大居总占地5.76平方公里,规划住宅399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近12.5万人。今年,罗店大居将进入住宅和配套建设高峰期,部分住宅陆续交付入住,正处于项目建设与社区管理的过渡衔接阶段。上半年,约1万套80万平方米市、区保障房将陆续交付使用,首批6000户居民将乔迁入住。昨天一早,宝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来到罗店大居建设工地,查看大居及配套建设管理情况,要求根据总体进程,突出抓好住宅、配套环境整治等基础建设、住宅竣工验收交付和入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着力抓好配套设施前期建设和建后的运营接管工作,实现稳妥过渡、无缝衔接,努力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对居民即将入住的“小组团”地块,制定应急过渡方案,确保今年6月实现基本配置要求。中心城区旧改逐步进入收尾阶段,但还有不少零星地块一时半会不太可能动迁。这些小区居住条件也很差,如何解决这部分居民的“急难愁”?普陀区领导昨天走进普陀区真如镇真光第四小区——一个建成近20年的老小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申城连续多日下雨,但这个老小区的路面未见积水,墙面也簇新平整;但就在一年前,这里一到雨天楼顶就淌起小河,水从6楼一直渗到4楼,还有31处破墙开门的现象,居民为此争吵不休。去年2月,普陀区在该小区进行试点改造,通过“区级财力、镇级财力、小区维修资金各出一点”,将小区“外貌内胆”换了一遍——由于该小区商品房比例与老公房比例几乎持平,处于政策盲区,此前一直未能纳入综合改造范围。昨天,普陀区表示,今年将按照“业主自愿、政府扶持、因地制宜、多元筹措”的原则,在类似的混合小区中逐步推广真光第四小区的经验。

  已经率先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改造的长宁,步子迈得更快一些:今年,将结合市政建设带动一批五六十年代老公房的旧改,让生活在三级以下新里的居民们受惠。记者 顾一琼 刘栋 刘力源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