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定杰:“跑奖”口水战,别与诗作无关

28.05.2014  12:56

  5月24日,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通过微博爆料称,鲁迅文学奖参评诗作有“猫腻”,著名诗人,文化学者柳忠秧“诗写得很差”,但通过提前活动拉关系,获得全票通过报选。柳则回应称她不懂古体诗,没有资格评论,并称要打官司,让方方拿出证据,他“到底搞定了谁”。(5月27日新京报)

  鲁迅文学奖作为中国中短篇小说的最高奖,曾多次因为评出来的获奖作品不被大众认可,而被迫卷入了“少数人的游戏”、“暗箱操作”等争议,想必大家都还记得车延高的“羊羔体”风波。今年大赛改革评选机制,首次由无记名投票改为实名投票制,但还是陷入了跑奖门的口水战,成为了被众人揶揄讥讽的话题。连篇累牍的冷嘲热讽,开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边倒的声讨起文学奖项的日益“媚权”、“媚富”,开始关注文学奖项的宗旨偏离,认为顶着鲁迅的名字却完全偏离鲁迅的民族魂精神。

  但是,各位看客在下刀之前,是否认真研读过、关心过柳忠秧诗歌本身的质量,是否具有基本的古体诗鉴赏知识,又或者是否掌握确凿的证据,还是只是在心里已经设置了“默认前提”,断定柳忠秧就是文贼,存在四处活动的拉票行为。那些以嘲笑为乐的网友,与其说是对诗歌艺术的不信任,不如说是对权力的不信任;与其说是针对单篇诗作质量发问的一个确指,不如说是一种情绪,是当下社会民众的集体有意识的一种愤懑情绪,反映了公众对于“不规矩”的权力上下其手的“习性”所持有的那份天然警惕和本能排斥,是由畸形的官场生态衍生出的畸形的文化现象。

  客观来讲,柳之作品确实不俗,以其代表作《岭南歌》为例,收获各种“褒奖”之外,已经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实力可见一斑。作家的作品数不胜数,单单拿其中最次品的一件来挑刺,未免又钻牛角尖之嫌。文学作品本来就是见仁见智,最终的结果鉴定还得靠“鲁奖”评委会审核,如若发现申报参评的作品不符合参评条件,依照条例,取消其参评资格就是。如果真如方方所言,存在着行贿受贿、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依法搜取证据、追究其责任,严厉惩处便是。

  一个文学奖项,闹得满城风雨。无论是争论还是评审,如果不把作品质量当做唯一标准,不能秉持客观公正、包容创新的原则,那么其结果自然难以使人信服。倘若鲁迅老人家健在,能否勇夺鲁迅文学奖,该是喜是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