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南昌红谷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图]

17.12.2014  13:13

沉管法示意图

  酝酿了10多年的南昌红谷隧道工程正紧张施工,隧道围堰基础清淤已全部完成。该隧道位于南昌大桥、八一大桥之间,连接红谷滩新区与东岸老城区,预计2017年6月建成。

  红谷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施工,你知道这种施工方法其中的奥秘吗?12月16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沉管法施工成本低风险小

  据南昌市政公用集团项目部负责人介绍,国内目前常见的过江隧道工法有盾构法、沉管法及矿山法,由于矿山法对隧道穿越的地层及隧道埋深要求较高,同时施工风险较高,在过江隧道中应用较少。

  盾构法是采用盾构掘进机进行开挖,简单说就是挖一个基坑以后,放入一台机器掘进过去。沉管法是在隧道干坞(预制场)预制好隧道管节,两端安装密封后,放水进入干坞,待管节浮起,利用拖船等设备把管节托运至隧址部分,沉放对接。在实际运用中,盾构法和沉管法有其各自的优劣性及适用条件,那么红谷隧道是基于什么原因选中了沉管法施工呢?

  记者获悉,红谷隧道施工的难点在于解决东岸的交通疏导问题。由于赣江东岸为老城区,道路十分狭窄,不具备与隧道直接相连的条件。同时赣江主河道又位于赣江东岸,靠近岸边,若采用盾构法过江,在穿越主航道位置时,隧道结构需要一定的安全覆土厚度,故隧道需要的埋深较深,爬升至地面的距离增加,将导致东岸互通立交的规模增加,拆迁工程量加大,工程总投资也将相应增加。

  由于沉管法隧道的埋深较浅,江中基槽采用明挖法施工,同时管段均在干坞内现场预制,预制完成后浮运至隧址沉放对接,整个江中段无暗挖工程,减少了施工风险。而盾构法为了实现最佳的线路接线条件,在江中段需要寻求最小的覆土厚度,极易发生冒顶及江水倒灌事故,故沉管法的整体工程风险小于盾构法。

  可提高隧道结构可靠度和防水效果

  对于隧道工程来讲,结构自身的可靠度及防水效果尤为重要。而由于盾构法隧道的管片宽度有限,国内最大管片宽度仅2米,管片纵、环向接缝多,容易渗漏水,且管片在运输及拼装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对成型隧道的结构可靠度有一定影响。

  而沉管法隧道的管段长度一般在110至130米之间,因而红谷隧道采用的管段长度为115米,整个过江段隧道仅有13条环向接缝,纵向无接缝,环向接缝均采用进口GINA止水带进行水下压接止水,水密性好,同时接头内侧采用可拆卸式OMEGA止水带作为二次防水保障措施。从目前国内已实施的沉管隧道来看,基本可做到滴水不漏。且管段本身采用干坞内现场预制,结构可靠度高。因此,红谷隧道于去年选定“沉管法”过江方案。

  据项目部负责人透露,红谷隧道工程计划2015年4月至11月完成第一批6节管节的浮运沉放,2016年4月至11月完成剩余6节管节的浮运和沉放工程,这也是该工程能否顺利完工需面临的重大挑战。

  程祈才 李华君 江西日报记者 朱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