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 同学 体测不过关拿不到毕业证哦
10月9日,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4级日语专业学生章民强,在体育课进行1000米体质测试过程中突然倒地猝死,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关注。10月中旬,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新标准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必测项目有: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同时,体育测试成绩将与毕业证、评奖及评优挂钩,而测试成绩低于50分的学生将按结业或肄业处理。也就是说,今后如果你体测不及格,就将拿不到毕业证。消息一出,在学生中炸开了锅。不少人都说,这是史上最严体测标准。
新规
体测成绩将影响学生毕业和学校评估
据悉,我省各高校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各高校要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多样化、可选择、有实效的锻炼项目,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开始,我省各高校每年要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结果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不能毕业,按结业处理。这对大学生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新规意味着,如果学生体测不及格将拿不到毕业证。而学校方面,今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得评为合格等级。这对高校而言无疑也是一记重拳。
反响
新规既出 有人吐槽有人点赞
对这一新规,记者在省内高校部分学生中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采访,约三成以上的学生对此吐槽,觉得一时难以接受新标准;也有四成以上的学生为此点赞,觉得很有必要;更多学生表示理解,他们认为,新标准能提醒自己平时要更注重锻炼身体。
受访者中有六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较困难的体测项目主要是长跑。来自江西师大的女生谭茵(化名)告诉记者说:“我从小就不擅长体育,跑800米觉得‘头大’。”如今面对新规,为了能顺利毕业,她觉得该采取一些实际行动了。为此,谭茵为自己拟定了运动计划:一周至少去操场慢跑2次,每次至少3圈,每晚睡觉之前力争做30个仰卧起坐。而她的同学会计专业的周燕则对新规很欢迎。周燕平时热爱运动,所以对体测一点都不担心。她告诉记者,进大学后她已坚持跑步一年,每天跑5公里,每周还要做健身训练。“运动的时候会让我觉得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在呼吸,能忘掉不愉快的事情。大家如果尝试去享受运动的乐趣,体测自然不在话下。”
调查
不少大学生“宅”成生活常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不少大学生都觉得新标准有点苛刻,但却都能理解这样的规定绝不是在给同学们出难题。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耐力和力量的缺失。现在,宅在家中和宿舍内、网吧里玩电脑上网,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常态。“大学四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学生更应该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受访的高校老师向记者表示,“所以,在我们老师看来,新的体测标准对学生是件好事。”
对此,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志斌说,体测新标准是一个风向标,将引领学生去增加耐力和力量等薄弱环节的锻炼强度。“教育部出台新标准不是为难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声音
体育项目设置要接地气
不少学生还表示,希望学校重视课程设置,让学生能选修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华东交大的小鹏同学特别喜欢拳击、散打之类的体育项目,他说:“希望学校能根据我们兴趣,多开一些有特色、接地气的课程。”南昌航空大学的李同学也希望学校以后能增加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其实我也蛮想利用体育课好好锻炼一下的,比如我自己就很喜欢健美操、网球、骑车之类的运动,但总是选不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对此,王志斌建议,学校在增加体育项目数量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喜好。同时他也认为,在保证体育项目数量的基础上,体育活动要更接地气,让学生所学能一生受用。
“此外,在中学和小学阶段,体育课经常被占用,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不能‘唯分数’论,受害的最终还是学生。”王志斌说,体育锻炼,贵在坚持。
■信息日报记者黄小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