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爱玲讲解世界名画(组图)

11.09.2015  12:17
原标题:听张爱玲讲解世界名画(组图)

张爱玲

Portrait of Emile Zola

Achille Emperaire

Madame Cézanne Leaning on a Table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Self-Portrait with Beret

Portrait of the Artist’s Son

张爱玲绘画作品

多数人对于文字的理解力都会超过对绘画。对于从小接受阅读训练的我们,文字充满了心领神会的暧昧暗示,而绘画就陌生得多。这时候,如果有位深识绘画三昧的人,来给我们谈谈这些画的妙处,就再好不过了。张爱玲的《谈画》一文,正是这样。

在《谈画》中,张爱玲谈及画作35幅,除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其余皆为塞尚作品。我们搜集整理了其中7幅画作,配上张爱玲的文字,以飨读者。

澎湃新闻 综合

我从前的学校教室里挂着一张《蒙娜丽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名画。先生说:“注意那女人脸上的奇异的微笑。”的确是使人略感不安的美丽恍惚的笑,像是一刻也留它不住的……先生告诉我们,画师画这张图的时候曾经费尽心机搜罗了全世界各种罕异可爱的东西放在这女人面前,引她现出这样的笑容。我不喜欢这解释……一个女人蓦地想到恋人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使他显得异常稚气,可爱又可怜,她突然充满了宽容,无限制地生长到自身之外去,荫庇了他的过去与将来,眼睛里就许有这样的苍茫的微笑。

一八六O年的一张,画的是个宽眉心大眼睛诗人样的人,云里雾里,暗金质的画面上只露出一部分的脸面与白领子。我不喜欢罗曼蒂克主义的传统,那种不求甚解的神秘,就像是把电灯开关一捻,将一种人造的月光照到任何事物身上,于是就有模糊的蓝色的美艳,有黑影,里头唧唧阁阁叫着兴奋与恐怖的虫与蛙。

再看一八六三年的一张画,里面也有一种奇异的,不安于现实的感觉,但不是那样廉价的诗意。这张画里我们看见一个大头的小小的人,年纪已在中年以上了,波鬈的淡色头发照当时的式样长长地分披着。他坐在高背靠椅上,流转的大眼睛显出老于世故的,轻蔑浮滑的和悦,高翘的仁丹胡子补足了那点笑意。然而这张画有点使人不放心,人体的比例整个错误了,腿太短。臂膊太短,而两只悠悠下垂的手却又是很长,那白削的骨节与背后的花布椅套相衬下,产生一种微妙的、文明的恐怖。

塞尚的太太第一次在他画里出现,是这样的一个方圆脸盘,有着微凸的大眼睛,一切都很淡薄的少女,大约经过严厉的中等家庭教育,因此极拘谨,但在恋爱中感染了画家的理想,把他们的关系神圣化了。

……像这里的另一个小朋友,一个光致致的小文明人,粥似的温柔,那凝视着你的大眼睛,于好意之中未尝没有些小奸小坏,虽然那小奸小坏是可以完全被忽略的,因为他不中用,没出息,三心两意,歪着脸。

塞尚本人的老年就不像这样。他的末一张自画像,戴着花花公子式歪在一边的“打鸟帽”,养着白胡须,高挑的细眉毛,脸上也有一种世事洞明的奸猾,但是那眼睛里的微笑非常可爱,仿佛说:看开了,这世界没有我也会有春天来到。——老年不可爱,但是老年人有许多可爱的。

有个名叫“却凯”的人,想必是塞尚的朋友,这里共有他的两张画像。我们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已经是老糊涂模样,哆着嘴,跷着腿坐在椅上,一只手搭在椅背上,十指交叉,从头顶到鞋袜,都用颤抖狐疑的光影表现他的畏怯、唠叨、琐碎。显然,这人经过了许多事,可是不曾悟出一条道理来,因此很着慌,但同时自以为富有经验,在年高德劭的石牌楼底下一立,也会教训人了。

[链接]

张爱玲是画画高手

世人通常只知道张爱玲会写书,却不知道这个才女还会绘画,虽然只是未经训练很简单的配图,但依旧十分讨喜。文化学者止庵曾与万燕合著过一本《张爱玲画话》,这才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张爱玲的艺术天分。她发表的作品里,可常见到她画的插图。如短篇小说《心经》《琉璃瓦》,中篇小说《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