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广场舞何时跳得不再“步步惊心”?

08.01.2014  12:26

  “尊敬的车主,您好!为了大家的健康,请您在18:30-20:30这段时间不要在此停车。车如果有意外,后果自负!谢谢合作!新城广场健身队敬上。”(1月7日现代快报)

  好一个“后果自负”!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讨论。“爱车停在那,是否会有遭受刮擦、涂鸦、轮胎放气的危险”“跳广场舞的大妈不会要强行收费吧”!……这则温馨提示,也让广场舞话题持续发酵。

  大妈们之所以如此“反弋一击”,有着其特殊的背景和缘由。先是武汉大妈跳广场舞被“泼粪”,再到河南郑州69岁的曾阿姨被来历不明的数颗钢珠击中,从人格尊严遭到侮辱,再到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但是这广场舞着实跳得“步步惊心”。尽管只是个案,但也充分表明了这个倍受中老年朋友喜欢的运动方式,一夜之间成为了众失之的,其生存境况引发了公众担忧。为了赢得运动、健身的一席之地,大妈们为维护自己的权利,你争我枪,“如此公告”的出现也不难理解了。

  大家只所以对广场舞有抱怨,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表面上看,源于广场舞噪音大,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一边是因工作辛苦期望回家后有个安静休息环境的上班族,另一边是退休后闲在家里希望能与朋友们外出活动健身的老年人,双方对于生活的不同需求,社区仅有的场地成了不同人群的争夺地盘,导致了广场舞成为双方争端下的一个“牺牲品”。

  而实质上,运动健身器材缺乏、场地供给不到位才是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随着新型城针化的推进,城市原本不多的空地都“让位”于城市发展建设,城市中除了鳞次栉比的高楼,鲜有供市民休憩、娱乐的绿地;加之,受规划滞后的影响,城市公园、文化娱乐场所离居民区较远,往返交通不便,于是,在小区运动、健身成为了居民不二选择。

  全国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要让大妈们的广场舞跳得不再“步步惊心”,除了相互之间多一些谅解,多一丝包容,多一点配合外,我们更期待城镇化建设推进中能够将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因为,连乡愁这个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都能解决,还何愁区区广场舞这个小困难?各位看官,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