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强:演出市场出路在市场化

17.06.2014  12:01

  节俭令颁布两年来,演出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当年那些靠政府买单和大型企业或团体包场,演出邀约多得接都接不过来的公司,开始在愁怎样保持演出量,怎样保证员工的工资。而那些高度市场化的公司,因为从来靠无可靠,市场份额不降反升。(6月16日京华时报)

  演出市场现两极分化,不过是挤掉了市场内部堆积过多的泡沫,让演出市场变得更加理性一些。纵观近几年来,演出市场畸形繁荣的背后,不仅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更让这个市场诡谲多变,让人捉摸不透,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要求,也极大伤害了体制外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节俭令颁布两年来,演出市场两极分化严重,即可看出,扶持不是万精油,演出市场出路在市场化,只有正视现实,挤掉泡沫,才有利于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既然要市场化,既然都是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就需要演出公司及部门认真了解市场、认识市场、真正提高对市场的经营把握能力。演出市场风险与利润成正比,以“开心麻花”为例,只有一个公司有了生存意识、忧患意识才会促使其按市场的要求来办事,按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创作,也只有这样,让市场说话,才能实现演出市场的真正繁荣。奉劝对于一直被“扶持”的企业,不妨赶紧走出“”来,适应经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的发展趋势,潜心打造符合普通民众需求的演出模式,摆脱依赖与庇护,才能走出行业低谷与人才没落。

  此外,演出市场有其特殊性,对于公益性、民族性、地方特色性演出市场的扶持必不可少,因为这类演出需要有别于生产类企业,实行优胜劣汰、兼并破产即可的传统思维模式。如国粹京剧、历史戏曲、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作为我国的历史特色与见证,民族的自豪与骄傲,适当的扶持必不可少。诚然,如何能把这种健康的、高雅的、优秀的、民族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丰收,当是最理想的结果。

  总之,演出市场需要市场化,产业化,“口红效应”也昭示我们,谁能将公益与市场相结合,寻找到更开放、更自由、更灵活、更平民化的市场,谁将是最终市场的占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