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评胡耀邦:才能不足 不是总书记最优人选

23.01.2014  17:45

  导读:吴江先生断断然地告诉我,在当时混沌初开的中国,胡并不是总书记最优人选,胡的才智是“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毫无疑义,他具有开创新局面之万丈雄心,却对盘根错节的政局苦无解困纾难之良策,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吴江先生

  2008年,适逢“真理标准讨论”三十周年,吴江先生身为“真理标准讨论”的具体组织者,向我敞开心扉,纵情谈论,讲了不少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时光倏忽,吴江先生道山归去将届一年。关于吴江先生,我觉得有不少话要说,然而至今未成纪念文章。据吴江先生二公子家英兄告,在他家父的忘年交中,吴老与我交往时间最长,给我的亲笔信函最多,面对面访谈的次数最频,且是他常常念叨之人。他从医院中发出的人生最后一封信也是写给我的。然而抱憾的是,吴老仙逝,我因事缠身,竟不能面送他最后一程!不用说,那莫名的愧疚和惆怅相牵相绕无时不已。

  吴江先生经历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参与了中共许多重要理论的形成,又有一段时间身处政治核心漩涡之中。他与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胡耀邦等曾零距离接触,与胡乔木、周扬、邓力群等理论家切磋争鸣,还与陈伯达、康生等也甚为熟稔。2008年,适逢“真理标准讨论”三十周年,这位“真理标准讨论”的具体组织者,向我敞开心扉,纵情谈论,讲了不少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希望在他身体许可的前提下,能留下点见之于书报文章以外的文字。不胜惊诧,这位九十多岁老人的记忆力和精力竟如此强健、旺盛,不间断地亲笔写下不少文字,或者口授与我。除了寄来原稿以外,他又给我一些经年积累而成的原始资料,其中有些当可归属历史文献之列。如毛泽东本要写“一分为二”方面的文章,当吴江等人向他汇报搜集到的材料时,他兴趣索然了;如刘少奇东北调研,吴江随行,见到满目疮痍,刘沉痛之情难于言表;如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三十周年之际,力促吴写篇纪念文章,却被毛泽东断然阻止;如邓小平当年领导他们撰写“九评”反修文章时果敢刚毅、冷静决策;如胡耀邦当年带头反对“两个凡是”时,华国锋有意避胡约见;以及他与胡乔木、周扬、邓力群、吴冷西等的或同或异,当然他也讲到康生、陈伯达人性的另外一面等等。

  不过,话题还是围绕胡耀邦较多,特别是胡在总书记岗位上,吴江在不同时期的三次“直谏”,且围绕“厚重”、“威重”、“慎重”三个主题词展开,令人印象深刻,沉思难已。

  一、“厚重寡言”为上

  胡耀邦从中央党校调至中央,旋之升任党中央总书记。但胡对亲手创办的《理论动态》还是念兹在兹。胡与吴早已相识,然实打实的接触,还是始于中央党校。对于吴在理论上的敏锐性,大是大非的不唯上,胡十分赏识。故离开党校之前,胡耀邦让吴兼任理论研究室主任,还在家中“设宴”,“拜托”吴江办好《理论动态》。吴江清楚,《理论动态》刊物虽小,分量甚重,因而凡是重要的文章他都事先报请胡定夺。有人形容,如果说《理论动态》的董事长是胡耀邦,那么总经理就是吴江。所以胡工作重心虽然转至中央,两人的联系还是频繁密切。

  吴江时时关注着胡耀邦在总书记岗位上的工作,因为他知道胡公道正派、待人宽厚,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承担风险,富于牺牲精神。但吴也有感觉,胡似少了点政治家应有的城府,喜欢即兴讲话,且又直言无忌。果不然,对胡的微言渐成气候,一些当年反对右派平反,拥护“两个凡是”的人借此大做文章,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总想对胡说点什么,又苦无合适时机。不过,很自然的机会还是出现了,当时吴江准备向胡耀邦推荐一篇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文章。因为在过去,吴江凡认为较为重要的文章,总是首先征询胡的意见。吴认为胡鉴文品评往往有独特的高度,别样的视角,因而这次送文定夺也顺理成章———虽然他已处于总书记之尊。为此吴江在寄上文章的同时,修书一封,信中吴如此强调:“我的文章中引用了《晋书·尧俞传》。这篇传记说尧俞的为人,‘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敢欺’。因为厚重言寡,虽遇人不设城府,实内含威严,故令人不敢欺;若厚重言多,又不设城府,那就难免为人所乘而受人之欺。

  吴老对我说,他当时写信时本想就此打住,后想,如此转弯抹角,胡不一定能够产生联想,加之胡素来喜欢听我直言,所以干脆直抒胸意:

  “总书记过去说自己在经济上是打麻雀战,现在地位变了,麻雀战的方法也得变一变,这方面‘言寡’恐怕要比‘言多’适当一些。今后可能有很艰苦的攻坚战,麻雀战的战略应当放弃。以上可能有放肆之处,请批评。

  听到这里时,我忙问效果如何?

  吴老说,效果有一点,但不大。总书记随之让秘书调来《晋书》,细细地读了一遍《尧俞传》。事后他对吴江说:“多读书真好啊,可惜我读书的时间太少了!

  在吴江看来,胡耀邦常常“金针度人”,却不知道有人却在借“”度人;胡在潜心工作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周遭的风云变幻。这第一次直谏时在198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