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治云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03.05.2016  17:56

  在贯彻落实省委强卫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抓好当前市场监管几项重点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4月20日)

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治云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强卫书记调研指导省工商局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安排当前市场监管的几项重点工作。

强卫书记十分关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4月11日,强卫书记亲临省工商局调研指导,听取江西省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汇报,观看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一张网”演示汇报;充分肯定省工商局坚决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不断完善、积极探索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取得的工作成效,对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建设和运用,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推进政府行政改革,并不是一放了之、一减了之,要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更好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不断降低门槛、优化流程、履行职责、服务发展。要坚决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窠臼,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平台建设要与国家“一张网”建设要求“对标”,并结合江西实际加强系统建设和运用。

强卫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的高度重视,对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信任,为在新常态下加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强卫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好当前市场监管重点工作提几点要求。等会儿,省纪委驻省工商局纪检组组长王玮同志就行风建设等工作提出要求,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关于企业年报工作

年报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企业信用监管的重要手段。今年3月初,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提出“年报率不低于80%”的目标要求。但目前各地企业年报进度并不理想。根据工商总局通报,截止4月13日,全省企业年报率为15.74%,全国排名第28位,低于全国平均年报率10.1个百分点。各设区市、直管县企业年报率分别是:萍乡市20.22%、南昌市19.83%、新余市19.54%、九江市18.62%、赣州市18.55%、抚州市17%、吉安市15.86%、宜春市14.32%、景德镇市12.33%、上饶市12.04%、鹰潭市9.49%;丰城市21.91%、瑞金市20.31%、共青城市15.8%、南城县15.39%、安福县14.92%、鄱阳县14.6%。

全省个体户年报率为10.91%,各设区市、直管县个体户年报率分别是:九江市21.52%、赣州市18.13%、鹰潭市11.51%、吉安市10.74%、抚州市10.55%、景德镇市10.31%、宜春市6.95%、南昌市6.51%、萍乡市5.73%、上饶市5.44%、新余市3.80%;共青城市27.95%、瑞金市11.71%、南城县11.44%、丰城市10.72%、鄱阳县6.10%、安福县2.32%。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为12.03%,各设区市、直管县农专社年报率分别是:赣州市17.70%、抚州市15.91%、九江市14.02%、上饶市11.56%、萍乡市11.21%、新余市11.02%、宜春市10.86%、南昌市9.38%、吉安市8.99%、景德镇市8.41%、鹰潭市4.85%;南城县33.86%、共青城市16.39%、鄱阳县15.01%、瑞金市12.06%、丰城市11.49%、安福县6.25%。

面对排名靠后的局面,务必高度重视。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把推进年报工作作为当前一项中心工作和“一把手”工程,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达到我省2015年度年报率预期目标。

一是加大精准宣传力度。 省局将连续在《江南都市报》发布年报提示公告,并通过设立年报热线电话、向企业发送短信、印发海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开展年报宣传。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本地媒体、网站、信函、窗口等渠道,并鼓励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微信群等新媒体扩大宣传面,提醒企业按时报送年报,将年报宣传活动贯穿年报工作的全过程。要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及时消除社会上对年报公示的误解和片面认识,为推进年报公示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加强年报工作指导。 企业年报率低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企业不熟悉年报的内容,或怎么进行年报。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要切实加强登记窗口和基层一线干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正确解答企业年报各类问题咨询;要积极借鉴以往上门年检的做法,对一些未年报企业、上年度新开业企业主动上门指导。各级个私协会要发挥组织优势,开展义务咨询活动,主动上门讲解年报政策,提供年报技术服务。信息技术部门要加强年报公示系统维护,保障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让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报送公示年报。

三是开展“僵尸”主体清查。 为如实反映我省企业经营状况,最近省局已发文,部署对部分长期不开展经营活动且不年检、不年报(主要是未参加2011和2012两个年度年检且未公示2013和2014两个年度报告的企业)的企业,按照“谁登记、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开展一次专项清理。各地要抓紧时间认真开展清理工作,力争取得明显成效,依法注销、吊销一批僵尸企业,以增加年报率的真实性。省局还将于近期组织推广九江市试点开展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的工作经验,对历年累积的名存实亡个体工商户进行清理。

四是组织年报督促指导。 工商总局从4月份开始建立企业年报公示进展情况通报制度,将各省(市、区)企业年报公示情况通报各省(市、区)政府。省局将从4月份开始每两周向各设区市、省直管县政府通报全省企业年报率排名情况。4月下旬,省局将对年报公示率排名末位单位进行督导和约谈。各市县区局也要相应建立督导、通报、约谈制度,确保年报工作落到实处。为促进企业主动年报,省局在综合业务系统中设置未年报企业等失信市场主体提醒功能,对失信市场主体在办理工商登记业务时予以提示。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正在研究制订的《2016年度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有可能将“新增市场主体和活跃度”作为考核指标,如何评价“活跃度”这个指标,主要依据是看年报率,年报率高低直接影响市县得分。

二、关于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数据归集和运用工作

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既是企业信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市场监管的重要载体。国家工商总局选择四个直辖市和江西、福建、贵州三个省作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一张网”试点省份,这是对我省工作的肯定和信任。为贯彻落实强卫书记指示精神,根据工商总局有关试点工作要求,目前省局正以警示系统为基础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力争5月底前在全国率先完成我省的“全国一张网”建设任务,6月份开通运行。建设“一张网”重点是把涉及企业的信息归集到企业名下,通过信息公示,强化对企业的信用约束与激励。我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在信用信息公示的基础上,延伸了创业指导、网上注册、“双告知”等新的功能,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信用监管新模式,这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抓手和部门共享平台,是我们取得政府支持和部门支持的很好机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市场监管中最大问题是“诚信缺失”,最大的难度是信用监管。生产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类侵权行为,使创新缺少动力;在消费领域商品真假难辨,使消费者缺乏信心,影响消费增长。因此,构建信用监管平台,就是为了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双随机”、“年报”依法进行信息公示,都是为信用监管服务的。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和做好这件大事。

加强警示系统建设和运用,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但从各地数据归集和运用情况来看,仍有待加强。截止4月13日,警示系统共归集省直单位、设区市、直管县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20类数据426余万条,其中,11个设区市中归集数据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南昌市4.9万条、赣州市2.4万条、吉安市1.6万条,而排名后三位的是景德镇市0.27万条、鹰潭市0.3万条、上饶市0.3万条,数据归集数量与企业数量明显不符。再看访问量,警示系统上线以来访问总量315万次,表现出很高的社会关注度,而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运用所在单位互联网访问警示系统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南昌市451次、赣州市164次、萍乡市101次,上饶市有4个县区局、吉安市有3个县局访问量只有1次,这说明警示系统内部关注、运用还明显不够。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要充分认识警示系统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积极转变监管理念,加强警示系统在市场监管的有效运用。

一是加大数据归集力度。 数据归集是警示系统建设的前提。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印发的《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数据管理和运用试行办法》,认真履行数据归集牵头职责,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积极做好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归集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归集责任,加大数据归集力度,保证归集数据质量。

二是加强系统功能创新。 这次系统升级改造,在保证标准统一的前提下,给各地警示系统的改造预留了空间,允许设区市局、省管县保留警示系统、保留地方特色。省局支持鼓励各设区市、省管县自主运用信用监管警示系统,联系本地实际,延伸系统功能;充分发挥数据共享平台作用,促进警示系统在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精准监管中的有效运用。

三是推进数据分析运用。 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有针对性监管是未来监管的重要方向。在系统内网开发了大数据分析系统、企业全景图、以及即将开发的行业全景图等功能,对注册数据、处罚数据、消费数据、年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市场主体违法特征,对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进行监测预警,提高市场监管的前瞻性和精准性;深度分析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提供精准分析报告。

三、关于农资市场监管工作

当前正值春耕季节,农资商品进入销售旺季。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要把“红盾护农”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提高“红盾护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产品。 一是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 以打假、护农、增收为目标,在全省开展整治农资市场秩序、净化农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办案力度,重点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农资违法案件。认真开展流通环节肥料、农药质量抽检,加强抽检结果分析和综合利用,并向社会公示。 二是推进农资信息化监管。 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大力做好农资监管信息的共享、业务联动和研判分析,着力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执法效能。继续完善日常监管制度,积极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强化农资经营者的诚信经营意识,落实好农资经营主体责任。 三是 加大农资宣传教育力度 。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农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群众农资识假辨假能力,增强农民群众自我维权意识。加强农资消费投诉纠纷调处,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环境。

四、关于开展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部署,今年4月至10月,在全国统一开展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执法行动,这次行动着重是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领域及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重点查处供水、供电、供气公用企业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取最低水(电、气)费用、押金、保证金等,公共交通企业强制或变相强制乘客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收取高于成本价的初次申领IC卡工本费或保证金等行为。省局正在研究起草工作方案,对专项行动进行具体部署。

在对企业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做好服务工作。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既要严格执法,又要善于执法;既要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又要区别情况加强行政指导。机构改革以来,许多地方经费紧张,在执法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以罚款为目的趋利执法问题。在历史上,工商部门有几张“名片”,要不断赋予时代的特点。 一是商标品牌。 截止2015年底,全省累计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47件,这是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商标既要重申报,更要重运用,要按照“品质+品牌+商标保护”的思路,通过标准保证品质,通过商标保护品牌。我省申请马德里商标130余件,要积极引导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二是守合同重信用。 这项工作既可以服务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各类招投标,又可以增强企业诚信意识,提高企业知名度。目前,主要问题是参与面不广,影响力不大。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评选公示的过程,也是诚信意识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加大辅导力度,对产业集群度比较高的区域,比如南城校具、南康家具、樟树保险柜等,和一些行业龙头企业、拟上市企业、符合产业方向的成长性企业,加大推荐力度和辅导力度,使他们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提高公信力。 三是格式合同示范文本。 合同是诚信的基础,在一些消费领域制定示范合同文本,对于增强合同意识,增强契约精神极为重要。比如交通工具是投诉的热点商品,省局会同汽车行业协会制定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既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又加强了对企业监管,社会反响比较好。 四是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 全省200多万市场主体,大部分是轻资产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去年在吉安永丰县进行试点,探索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贷款“永丰模式”,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推广力度。各地可以通过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开发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小微数据库,为我省的“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提供数据支持。

同志们,强卫书记重要讲话,对全省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十分关心并寄予厚望。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做好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各项工作,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