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点墨:“公车改革”改掉的不仅是“公车”

13.03.2015  12:30

  2008年测算的时候,每年一辆公车运行成本平均在8.3万元左右。现在成本几乎要翻一番,因为工资、燃油成本、维修费用、各种车辆保险都在增长。我们在2010年、2011年测算的时候,平均一辆车的成本超过10万块,现在估计应该是在13万-14万。(3月12日,新京报)

  提到公车改革,我们往往更关注那些大大小小的数字。砍掉了多少公车、省下了多少经费、发放了多少车补等“经济账”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其实,公车改革绝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经济账”。其背后的干部作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不可忽视。

  坊间曾有个段子对联。上联是:上压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下骗上,节节注水,水到渠成;横批是:统计数据。说的虽然是笑话,但也反映了某些官员为了突出政绩或粉饰太平而大玩数字游戏。某些地方上报车改数据,也不过如此。毫无疑问,改革就会触动利益,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的今天,车改必定要遭到抵制。通过数字游戏来抹黑车改就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具体到湖南该县的车改数据,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问题。据查,该县公车并非100量,而是370辆;车补人员也非7000人,而是3000人。如此一进一出、一增一减,计算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会“天翻地覆”。

  其实,车改的现实意义,绝不仅仅是省了多少钱的问题。不可否认,公车曾一度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的土壤,从采购到运行、从汽油费到修理费,每个步骤都涉及资金流动,每个环节的财务报销都不够公开透明。在此种语境下,公车很容易被个别官员利用,沦为捞钱的“耙子”。此外,买马就得备鞍,有了公车,就肯定要安排公车司机。而作为“座边人”,公车司机接近权力“中枢”,充当起权钱交易“黑中介”自然驾轻就熟。例如湖南郴州国土局司机吴军就是此中好手。因此,车改不仅仅是改掉了公车,也铲除了车轮腐败和搭车腐败的秽土,具有巨大的防腐意义。

  此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公车不公用已经成了某些地区和部门的通病。曾有报道称,公车用途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三制”:公用占三分之一,领导及家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自用占三分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公车基本上不姓“”,只是在“私奔”时顺带干点公事。毫不夸张地说,公车已经成了权力的象征,成了社会的“骂点”,成了干部和群众、领导和下属之间的“隔心墙”。在如此语境中,车改也就不只是向领导的专属座驾“开刀”,而是向官员的特权“发难”。

  总而言之,“车改账”既是经济账,又是“作风账”,还是“社会账”,公车改革,改掉的不仅是公车,还需要改出机关好风气、干部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