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点墨:公车限行必须“有图有真相”

11.12.2014  13:51

  昨天是南京实行三成公车限行的第四天,到底全市共有多少辆公车被封存停驶,哪些车牌号被封存,这一直是个谜。网友希望,能将封存停驶的公车车牌号“”出来。南京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执行的是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方案,该方案中并没有要求封存公车车牌号要网上公示。对于停驶的公车数量,他表示“不方便发布”。(12月10日,现代快报)

  一提到“公车”,就有人想到“私奔”。这既与“车轮上的腐败”有关,也和某些机关、部门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态度相联。譬如今日“亮相”的南京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就以“限行方案未作规定”为由,将封存公车的车牌号码“升级”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神秘代码”。

  不得不说,从照章办事的角度上讲,该局负责人的做法和说辞也无可厚非。毕竟,《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方案》的白纸黑字上,还真没提“网上公示”这一壶。也就是说,公车号码秘而不宣的做法,既没违规,也没越矩。但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上述《方案》的精神实质是限制公车的脚步,而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自然少不了群众的监督。因此,即便此《方案》没有明确提出网上公示,也不代表要求保密。该局三缄其口的做法,难逃趋利避害之嫌。

  其实,无图不一定无真相,“未公布”也不代表“假封存”。相信在反腐肃贪、反“四风”的大气候中,南京市级机关也不敢逆流而动、“坐车不要命”。但民谚有云:“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故事,故事就是坏事,做坏事就欠收拾。”特别是此案例又涉及“公车”这一敏感话题,官方不及时摆出明朗的态度、拿出有力的证据,话语权就会落入造谣生事者一方。等到谣言满天飞的时候,再怎么“擦屁股”也无济于事。

  言及于此,笔者认为,“公车”事小,“公信”事大。对于公车封存工作的执行情况,南京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手摆事实、一手拿证据,两手出,两手硬。绝不能故弄玄虚,大玩“外交辞令”。否则,就会跌入“塔西佗陷阱”无法自拔。一言蔽之,南京公车限行,必须“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