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治污“集结号”

21.04.2014  17:13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在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累积了一些环境问题。近段时间以来,国外有媒体开始将争议报道重点转移到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上,认为环境污染会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给一些蓄意“唱衰中国”的论调提供了新的“佐证”。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矛盾的确比较突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环境污染不只包括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环境,环保的压力如影随形。但压力也是动力,面对环境污染,坚定决心并着力解决,必然会使公众更有信心应对挑战。

  我国政府深刻认识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坚决向污染宣战!从宏观层面来说,政府正在积极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不再“唯GDP论英雄”,更加关注发展的效率和人民生活的质量。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

  政府也在逐步出台奖惩得当、导向明确的治理政策,并加大力度切实严惩企业粗排滥排的违规现象。据媒体报道,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一个月,该市环保系统已根据条例立案100起,处罚金额301.3万元。

  “在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面前,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已经成为各地的共识,各地政府正在探索联防联控的治污机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编制“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制定阶段措施,比如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统一供应国五标准燃油等,来共同推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也积极商讨对策措施,共同淘汰落后产能、治理废弃排放问题,联防联控来治理环境污染。从史上最严条例到史上最严执行,从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国十条”到全国各地立下环保军令状,我国政府正用实际行动,在建设“青山绿水”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治理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和公民也要担负起责任。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力度。技术的改革创新,不仅有利于防治污染,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公民的环保意识也需要彻底的转变,比如出行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庆日少燃放烟花爆竹,甚至包括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等。每个人都拿出实际行动,做消除雾霾天气的行动者和推动者。

  治理污染,征途漫漫。我们应该“同呼吸,共奋斗”,全民参与,共同迎战环保挑战,以治污为突破口,破解“经济发展带来环境破坏”的悖论,建设“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美好家园。(中国经济网 上官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