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书信手稿再现拍场 周作人之孙表示支持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首页。
上周,北京匡时宣布一批“周作人与郑子瑜通信”将于下月首次公开上拍。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中,有关名人信札手稿所有权、著作权的争议不断,有的最终撤拍,有的则坚持完成交易。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将拍下的珍贵文献资料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大众,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而不是私藏后“不见天日”,那么或许有助于解决此类纠纷,并让该板块的行情更加红火。
周作人书信手稿再现拍场
两年前,周作人之孙周吉宜公开要求中国嘉德停拍由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认为其系当年“抄家”所失,应予以归还,很多藏家均收藏了各名家之作,最后并未终止拍卖。上周,北京匡时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办的“周作人与郑子瑜通信”座谈会上,一批周作人的书信手稿被首次公开并将上拍,拍卖行方面希望日后能将这批文献出版,给学界留下参考资料。而这次周吉宜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并对拍卖行为表示支持。
名人信札近年来行情越来越火。2009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上,陈独秀、梁启超、徐志摩等致胡适的一批信件创下744.8万元成交价的纪录;去年秋拍,鲁迅1934年致陶亢德的一封信又以655.5万元成交。
业内人士认为,从收藏角度看,越稀有、作者名头越大、历史地位越高或者具有历史解密性质的信札手稿价值最高。
关于书信所有权著作权争议不断
为何两年前要收回相关拍品,如今则支持书信上拍?
周吉宜在座谈会上发言时称:“我们在准备出版《周作人和友人通信集》,但实际上收集这些信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也收集到资料,研究者也得到资料,所有者也能够满足他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有行家表示,“虽然原稿可能被某个人收藏了,但拍卖机构跟出版机构可以做一些影印本,这样但凡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和普通收藏者都可以入手,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做到了双赢。”
尽管如此,近两年关于名人书信手稿所有权、著作权和隐私权等的纠纷不断,一度影响了该板块的行情。去年春拍上,关于钱钟书、杨绛书信拍卖涉嫌伪造的事件也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拍卖行最终撤拍。去年秋拍季中,有拍卖行上拍的郭小川手稿《团泊洼的秋天》被其女称为赝品,并向媒体展示了手稿原件。但拍卖行表示只负责拍卖,无义务鉴定标的物的真伪。
今年5月初刚结束的西泠春拍中出现了几件康有为的信札手稿,也被其外孙潘庆光公开发文要求撤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