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自认和尼采一样悲观 坦言演讲气氛不如以前单纯

13.06.2014  20:55

长江文艺出版社供图

69岁的周国平新书《幸福的哲学》《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上市,两书囊括了周国平1996年至2012年所有的演讲内容,围绕人文精神、幸福、人生等问题阐释观点。日前,周国平在北京工作室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他的“幸福哲学”。周国平坦言自己比较悲观,很早就开始思考死亡这些问题,在他看来,只有灵魂强大的人才会思考意义。常被称作是“哲学家”,周国平却坦言:“我知道我的地位,我不是,我只是大家通往经典著作的桥梁。

学者身份

上学时认为苏联哲学没劲

曾因《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宝贝,宝贝》等纪实作品感动读者,周国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走红却是因为那本学术代表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谈及“老本行”哲学,周国平称当年喜欢数学和语文,于是稀里糊涂报了北大哲学专业,考研究生报了苏联当代哲学。周国平笑称,上了苏联哲学后,觉得苏联哲学太没意思,于是对西方哲学萌发强烈兴趣,“苏联哪有哲学啊?全是意识形态”。

谈及研究尼采的原因,周国平称尼采的虚无主义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根本问题,也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因为尼采从小就比较悲观,但他不甘心像叔本华一样得出‘人生毫无意义’的结论,他不愿意否定人生,所以他要在一个悲观主义的前提下来肯定人生,这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人必须有意义才能生活下去,最高价值的东西失去了人怎么生活?这是全人类的问题”。

和尼采一样是较悲观的人

谈及尼采哲学对自己的影响,周国平坦言和尼采一样是比较悲观的人,“我很早就开始思考死亡这些问题,觉得人生很不踏实,高兴时一想这些都是暂时的,就感到虚无。但又没有办法跟人说,人家会说你年纪轻轻想这些干什么。”后来研究尼采思想让周国平豁然开朗,“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人应该和这些东西抗争的。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你不赋予它意义没法活。

学哲学的应该都会思考这类问题吧?问及此,周国平称并非如此,“灵魂强大的人才会思考意义,灵魂弱小的人是不在乎这个的。人的理智知道,人死是自然的事,但思考意义是灵魂的要求。

周国平往往几年才出一本书,他称自己写学术书尤为谨慎,“因为要看很多资料,要准确、系统,但我的学术文章都很好看,不枯燥。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