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让知识助推农村社会结构转型

03.03.2015  13:51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如何消除知识无力感,农村的年轻人》的文章,道出了当下中国农村年轻人对知识的片面认识,也反映出现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读大学犹如万人挤独木桥,意味着那些贫寒学子能够光耀门楣、鲤鱼跳龙门,是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最有效的办法。但随着改革开放、高考改革、社会意识转变、就业渠道拓宽等社会变迁,大学生的入学门槛越低而出校的就业越发艰难,工资待遇甚至不及一个建筑工人,“读书无用论”观点正在改变一些民众的行为意识,特别是在中国的农村,这样的观点更甚。

  受到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的客观影响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冲击,一些农村青年过早的丢下书本,或早早的组建起家庭或开始了漫长的打工之路。生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起跑线不会太高,在缺乏相应的技术技能支撑下,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在越发激励的社会竞争中艰难的存活。

  这一群来至农村的年轻人,年龄大多集中在80-00后,他们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崇拜着明星一般光鲜的生活,随着父辈涌入城市分布在社会中下阶层。在缺乏知识的铺垫之下,人生价值观被扭曲,变得易怒、爱抱怨、浮躁,这群人往往缺乏对时代的认同感,缺乏道德与家庭观念的认可度,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煽动、被利用,成为社会不和谐的诱因,也给一个城市的管理带来诸多的困难。

  造成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犹如牵一发而动全身,症结还是“”出了问题。站在社会管理层面,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太多不和谐、不公平的因素,必然会加大社会管理的难度,长久月累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反噬政权的稳定性;站在教育层面,如果国民的整体素质不是在进步反而是在倒退,必然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重视农村下一代的教育和关怀,并非社会课题,更是一个政治课题。

  首先打破农村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模式,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国家财力流向农村,对农村教育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政策配套,让农村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转变过去应试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定位的树立,让大学的门槛高进高出,增强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管理,出台更多的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转变就业意识和就业结构,让更多的人在农村也能兴家立业,创造经济效益,实现自我价值。

  习近平主席曾讲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从何而来,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通过知识的沉淀才能明辨是非,才能做一个有能力、有道德、懂得自律的人,做有信仰的人社会才能健康,民族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中国的农村幅员辽阔,还有无限的空间有待开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关注并管理好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是当政者最大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