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江西:食药监将行政审批送上门

07.09.2016  21:04

  进“”、求“”、拜“”,巴望着政府人员早日审批的现象多见,政府受理中心主动驱车几百公里把审批送上门这可是全国头一家。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江西食药局)就在全国首开行政受理巡回服务站工作模式,变“等企业和群众上门”为“主动走下去服务”,把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做到实处。


      隶属于江西食药局的行政受理与投诉举报中心(下称受理中心)主要负责各项行政审批事项。以往各企业进行办证、变更、申请等各项业务都必须到省会南昌来办理,对一些距离较远的企业来说,办理审批事项费尽周折。


      2015年7月,受理中心主动在距离江西省省会较远的赣州、上饶、萍乡、吉安、景德镇、宜春等设区市和边远县(市、区)以及医药产业园设立“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受理巡回服务站”,进行每月巡回服务,现场受理行政许可事项,送达行政许可证。


      效果很明显。“巡回半年,共受理企业和自然人申请971件,解疑答惑1300多人次,现场送达许可证146份,免去730多家企业和个人的来回奔波之苦,共为企业节省开支150万元以上、缩短办结时间二分之一以上。”受理中心主任、江西省食药局副巡视员黄富强说。


      “谁审批谁监管”,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设计和立法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本意是将行政审批和行政监管结合,促成权利和责任一体化。但很多时候,特别是一些重大事故中,公众往往会批评,只审批无监管,造成了“监管失灵”的恶果。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江西食药监变审批的“你来”转向监管的“我往”。受理中心别出心裁,不仅把审批服务送下基层,更重要是把“监管理念”、“企业责任”及“法规讲解”、“科普宣传”带到实地,将审批和监管有机结合起来。


      每个巡回服务日前十天,受理中心便会利用互联网、手机、信函等方式通知所在地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在服务日当天集中办理或答疑。对巡回受理的申请,机关业务处室、直属技术单位优先审评、认证、检测和现场核查,优先发证,办结后的批件快递邮寄或下次巡回服务时由专人现场送达。


      而借服务之机,受理人员向有关企业宣传讲解国家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政策及解读,并引导药品企业清理批准文号。


      “已有多家企业主动申请撤销相关药品注册申请。”江西食药局相关负责人说,长期以来一些企业持有大量批文、却未生产相关药品,造成了管理混乱。他们专程上门进行动员、讲解,鼓励他们撤销相关药品批文。目前,一些企业主动撤销了养血当归软胶囊、非洛地平缓释片、丁丙诺啡纳洛酮舌下片等药品的注册申请。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会把同期需要宣传科普的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小册子和“易拉宝”,带到各个服务点。


      南方周末记者还在受理中心看到了大量被查获的假保健食品、药品,一位中心人员解释,这都是他们将要带去服务站的“真假对比样品”。“很多老年人容易听信一些厂家的虚假宣传,购买问题保健食品。我们把这些带到基层教他们辨别,反响很好。


      “这是监管理念的转变。”受理中心副主任郑丽说,监管部门除了对企业的行为、市场秩序、合规性进行监管之外,还需要正确引导,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南方周末记者 袁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