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驰程:失信判决不容缺席

16.04.2015  11:17

  据4月13日《赣州晚报》报道,石城县某局一公职人员郑某借款百余万,拖上三、五年,仅还了区区10余万,还以东躲西藏、不接执行法官电话的办法拒绝还款,公职“老赖”最终被法官逮住并司法拘留,郑某家属主动联系法院,偿还了一部分欠款并订立还款计划。

  时下,一些人片面认为,借到了别人的钱就是赢家,钱在自己的口袋里,只要自己不愿拿出去,别人又能耐我何?特别是一些公职“老赖”,说起良心道德和法律他比任何人懂,耍花招比别人高、玩赖皮比别人横。之所以一些公职老赖有恃无恐。一则有自信心。认为自己头脑比人灵活,有学历、有见识、有能力,能胜超别人;二则有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公职人员,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有地位,申请人和执行法官有畏难,都得让其三分;三则有从众心。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社会群众,奉信欠债是英雄,别人可欠千万,我为何不可赖百万。

  古有“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之说。欠债不还、有钱不还与诚信社会的建设格格不入,增强了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危机,危及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特别是公职人员大多数是行使政府工作职能,甚至有的还在领导岗位或执法执纪岗位,在教育引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公共事务,作为一个公职“老懒”,其言行不但没有丁点说服力,而且其满口谎言、不守诚信行为,最大伤害的是政府形象。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想想那些生意上缺斤少两的,行为上制假售劣的,哪个商贾经营能持续长久,不早早关门歇业才怪;渴求安全是人们心理的基本需要,无论是什么人,都喜欢与诚信的人打交道,因为现代人更需要诚信来支撑内心的安全感;纵然你是个很能耐的老懒,人家惹不起你,总能躲得起;只要有失信于人,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可能都会远离你,甚至在背后戳着脊梁骨叫骂,多次失信不但难获得别人的帮助,恐怕点支烟火,也未必有人肯借一根火柴;失信其实是无形的人品判决书,表面上失信是坑了他人,事实上是对自己的终身判决!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惩治公职“老赖”必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高度重视,失信判决永远不会缺席,尤其是公职“老赖”除了接受失信的无声判决,接受信用的惩戒、法律的制裁,法纪那顶“紧箍咒”或许等待着咒上百次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