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咪表泊车成鸡肋,管理公司咋不急?

19.05.2015  12:14

  最近,有媒体爆料北京的咪表泊车被人工收费取代。福州的情况如何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到福州几个有设置咪表的路段现场调查,发现咪表停车位上的车辆有序停放,每个路段也都能看到有一名穿着工作服的咪表管理员。咪表本该是一个节省人工成本的智慧化工程,为何在路面还出现咪表管理员呢?这与咪表设置的初衷是否背离了?(5月18日《福建日报》)

  咪表本来是节省人工成本的智能化停车设备,但因为其停车收费高、不具人性化、购卡充值不方便等原因,广大市民对咪表停车并不感冒,不到万不得已,宁愿多等一会也不选择咪表停车。公众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都非常着急,希望管理公司能改正弊端,为缓解城市停车难尽一份责任。

  然而,管理公司并不着急,这让人颇感意外。你想啊,一个公司花费巨资购置咪表设备,当然是为了节省人工成本,现在倒好,咪表停车处出现了管理员,公司岂不是要多掏一份钱来付人工成本吗?再者,公众对咪表停车不感冒,都不愿在咪表上停车,管理公司的收入就必定减少,这难道是管理公司采取咪表管理停车的初衷吗?如果是民营,肯定会降低收费,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咪表停车的利用率,以此增加收入。否则,前期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正常的商业公司应当非常讲究投资效率的。咪表管理公司对咪表成鸡肋、收益和效率低下而无动于衷,颇令人费解。笔者百度一下管理福州咪表的“华榕集团有限公司”,发现其是在香港注册的福州市人民政府持有的国有有限公司,若是如此,一切就顺利成章了。你想啊,投资是公共财政买单,利用率回报率再低也无关紧要,赢利了固然很好,亏损了也没关系,反正有公共财政兜底呢。因此,即便管理和服务有瑕疵,他们也不愿改善和改变。

  咪表的利用率低,管理公司可以不急,但市民不能不急,毕竟,停车难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找不到停车位时,司机只能任由咪表宰割。然而,作为国有公司,不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就是缺乏服务意识的失责。我们期待中咪表管理公司行动起来,正视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关注市民的需求,将咪表停车的便民服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