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民营经济不放松

18.11.2014  13:36

  ●王耀罗平

  去年8月,南昌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被民营企业家们亲切地称为“40条”。经过一年多的运行,“40”条贯彻落实情况怎样?效果如何?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10月30日,南昌市政协在3个月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题协商会,一条条进行评估,实打实提建议。

  截至目前,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建言,南昌市政协已连续开展了三年,不但推动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全市工作重点,而且直接促使并参与“40条”的制定出台,民营经济正日益成为南昌新的经济增长引爆点。

  形成共识:核心增长极没有民营经济不行

  2012年6月,南昌市委首次提出,把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接近或达到三分之一。“实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找准支撑点和突破口”,南昌市政协主席卢晓健认为。于是,在第一时间,她亲自组成课题组进行调研。

  课题组分析南昌市经济构成时发现,2011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7%,上缴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7.9%,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的75.8%,出口额占83.4%;这四项在量上分别是2005年的2.84倍、 4.54倍、5.53倍、7.92倍。民营经济,是名副其实的贡献大户。

  已占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还有没有潜力可挖?带着这一疑问,课题组把目光瞄向了周边地区和企业自身。通过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其它中部省会城市深入比较,总量小、比重低,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不足代表着潜力,差距蕴含着希望。

  “只要给一点阳光,我们就能蓬勃成长”,走访民营企业时,不到30岁的市创业协会会长虞晓给了课题组极大的信心。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万程骋表示,只要给我们民企和国企同等待遇,我们一定能走在全国同领域的前列。

  “打造核心增长极,关键在民营经济。”大量的调研,让卢晓健思路格外清晰。在年底市委召开的谋划新一年务虚工作会上,卢晓健用32分钟时间,作了《抢抓机遇,敢闯敢试,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发言,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响应。

  2013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正式纳入全市工作重点。《政府工作报告》用210个字,就增强民营经济活力作出部署,提出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新一轮开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主动破题:40条政策措施迎来民企发展春天

  2013年初,当全市人民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气氛中,卢晓健接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交办的“新”任务——摸清民营经济现状,为出台政策破题。

  课题组从2月起,历时半年多时间,采取自下而上、从点到面、由内及外的方法,把调研重点放在企业,先后召开15场座谈会,实地走访20余家非公企业。同时,面向各类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

  “产业集中度不强、配套难”“员工流动性大、招工难”“资金短缺、融资难”“用地紧张、扩张难”“行政服务尚不规范、办事难”……一个个问题,摆在了课题组的案头。课题组将之归结成“门槛高、篱笆多、平台少、服务乏”四大方面。

  面对企业的呼声,调研组带着问题,专程到浙江宁波、湖南长沙等地学习考察,深入企业和群众中寻计问策。在此基础上,代拟了《南昌市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初稿)》,力求从政策层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当年8月,《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式出台。

  “商会筹建专门的金融机构,来缓解纺织服装行业融资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40条’出台后,为我们提供了‘尚方宝剑’。”市政协委员、市服装行业商会会长胡俊华看到《政策措施》十分激动,“相信南昌的民营企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跟踪问效:既要开花更要结果

  民营经济,已成为南昌市政协持续的牵挂。“政策虽出台,关键在落实,不能开花不结果。”卢晓健表示。经过深入调研,在“40条”出台一年后,一场以其贯彻落实情况为主题的协商活动,在南昌市政协展开。

  “‘40条’如久旱中的甘露,我们中小微企业最受益”,这是委员们在调研中听到的最多话语。经济界别何建平委员感同身受地说,“新组建的金融服务中心,就帮助我们中小微企业很好地解决了‘一站式’融资服务问题。”他提到的金融服务中心,是市金融办在落实“40条”中创建的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与企业签订融资顾问协议72份,完成贷款5500万元。

  协商中,委员们在赞叹之余,把更多的话题集中到贯彻落实中的问题和不足,注重提出意见建议。胡俊华委员认为,“40条”涉及的奖励、土地、融资政策大多针对大中型民企,小微企业享受不多,应“大企小企一个样”。谢华委员提出,部分措施与现实情况不吻合,不好操作,企业受益难。何建林委员建议,探索开展“重点民营企业互保金贷款”模式,破解融资难题。

  为开好这次协商会,市政协就“40条”政策落实情况,先后向632家民营企业征求意见,一条一条进行分析评估,并梳理出八个方面具体问题,涉及16条具体政策。据此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出台“非禁即准”目录和操作程序、利用国土资源支持小微企业用地、引导科技资源向民企聚集、搭建并联审批平台等17条改进建议。 “这次协商,是一次最好的调度会;调研报告,是一份最权威的评估;委员发言,是一次最中恳的建议。”参会的市委常委周关,市委常委、副市长田大忠等市党政领导如是说。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