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多、规模小、影响力小 中国茶走向世界还很难

08.12.2013  21:53

  韩国泡菜、日本“和食”近日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茶产业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国茶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暨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国茶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8日在北京国务院参事室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茶业界、文化界、地质界、医药界等80多位专家、业内人士共同研讨,为中国茶产业健康发展、让中国好茶走向世界献计献策。

  “1992年,英国的某品牌红茶进入中国市场,并创造了良好销售业绩。而中国虽为产茶第一大国,但却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与之抗衡。”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军宏说,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国家层面领导主体不清晰,这抑制了中国茶叶和茶文化的壮大和发展。

  已80岁高龄的陈宗懋院士是我国茶业界的第一位院士。他说:“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存在产能过剩、出口限制、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过低等问题,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他相信,国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对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中国茶叶品牌多、规模小、影响力小,多数品牌茶叶产量低,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低下,难于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国务院参事、国茶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坚认为,中国茶产业如果要跻身世界,需进行资源整合、中国茶叶品牌强强联合,以培育国际化大品牌,才能推动中国好茶走向世界。(记者孙铁翔)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