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挑战电影观念 让“类型”更加成熟

20.05.2014  16:55

原标题:让“类型”更加成熟(文艺观察关注国产电影 )

在类型电影的创作生产中注入更多创意性因素,释放更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提升中国电影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投资主体不断增多、银幕数持续快速增长等因素,更得益于影片类型的拓展与成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作者摆脱了“大片崇拜症”,找到了通向当下观众内心情感需求、与观众产生共鸣互动的多种路径。回顾近期获得较高票房收入同时也赢得观众认同的电影,都具有较为清晰的类型定位和诉求。

新生代导演尤其是跨界的新生代导演,富有诚意、创意的创作及其出色的市场表现让我们始料未及。他们对于市场变化、观众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更敏感,叙事视角及其呈现出来的艺术手法更贴近生活,更能满足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包括娱乐性、话题性、社交性在内的各种观影诉求。现在主流院线电影市场消费人群的主体是20岁左右的观众,在数字传播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他们已经成为整合创作主体、营销模式、播映终端和市场运作整个电影产业链的主要力量。观众的更新换代,必然会催生电影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必然会催生电影产品生产者的观念转变。一批年轻导演及其差异化作品的应运而生,消解了中国式大片对观众造成的审美疲劳,对整个电影生态的优化及其多样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众所周知,商业片与文艺片的截然划分及其二元对立模式对中国电影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元对立模式不断被打破、不断被突破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可喜现象。《观音山》《桃姐》《海洋天堂》,尤其是最近的《白日焰火》所赢得的观众认同和市场反响,证明中国电影已经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创作生态。电影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一个档期可以容纳更多不同类型的影片,电影生态才会越来越优化。我们要鼓励多样化、差异化的电影创作和生产,并且以差异化而不是同质化的市场运作使其获得良性的市场回报。中国电影正在面临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只有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格局才能保障和促进电影市场的整体可持续繁荣。

但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市场来说,在这一格局中,还必须有能真正树立文化形象、国家形象的电影精品力作,以保障中国电影的“国际形象”。我们需要在类型电影生产和创作中不断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主流价值的有效转化方法,寻找符合电影消费特性的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表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创意都是电影创作和生产的核心驱动力、核心竞争力。类型电影绝不意味着就可以“照方抓药”,也绝不意味着是很多人理解的“配方式生产”。如何在类型电影的创作和生产中注入更多的创意性因素,释放更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提升中国电影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这依然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

2014年春节档期,一部拍摄周期仅5天、后期制作1个月、看上去也不像传统电影的《爸爸去哪儿》,以超过6亿的票房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电影的观念和想象。“这还是电影吗?”围绕影片的争议之声不绝于耳。这只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的电影观念的挑战之一。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视频网站出身的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都纷纷进军电影界,并且以大数据为依据,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全方位运作。这将会对电影,尤其是传统电影、影院电影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我们现在还无法充分估量。电影的很多观念、规律都有可能被颠覆,对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电影业态、电影形态而言,“一切皆有可能”并非诳语。

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以更加开放、更加科学的态度面对当下丰富、复杂的电影实践,坚守文化本质,开拓电影视野,抓住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