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国的安眠药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常做噩梦

30.10.2014  13:03

  人一旦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会终生难以痊愈,尤其是太宗的“心病”已然根深蒂固。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

  以后,在各“演义”中,太宗就经常做噩梦,听到惨烈的婴儿啼哭声,于是,秦叔宝与尉迟敬德奉命在宫门口守护太宗,战将遂成了“门神”。

  清初的《隋唐演义》,也说李世民登基后,晚上睡觉总听到屋外抛砖掷瓦,他本人和后宫诸妃都快精神分裂了。《西游记》也异曲同工,只不过李世民是失信于“泾河龙王”。

  唐代追认老子(李聃)为皇室祖先,道教成为国家的法定宗教。魏征未发达之前,因温饱问题,出家干过一段道士。他早年曾是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属官,屡诫建成,要先下手为强。《旧唐书·魏征传》载,夺嫡成功后,太宗把魏征召来,质问他为何要“离间我兄弟”。魏征不卑不亢,回答道,如果建成早听他的,何至于有今日。

  太宗对魏征不仅不予追究,还屡加擢拔,官至丞相。如果说《西游记》中泾河龙王所影射的就是李建成,那么,要斩杀泾河龙王的,应该是李世民。可结果却是李世民要保他,而魏征却执意干掉了他。令人不得不怀疑,魏征是李世民安插在建成身边的间谍。

  魏征有名,在于他敢谏诤太宗,且从来都是直来直去,毫不给面子。而太宗却对他言听计从,所谓的“贞观之治”,其中最为“华美”的一个场景,就是魏征对太宗近乎变态的干涉与批评,唧唧歪歪,犹如妇人指责。似乎魏征一个嘴巴子扇到李世民的脸上,老李也会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仰脸笑纳。

  给人一种感觉,李世民的江山全赖魏征而得,他们君臣二人好到穿一条裤子的程度了,而《西游记》中,魏征更加强势,不管是在人间,还是在地府,还是天上,都压倒了唐太宗。仿佛他才是天子,而太宗倒成了臣子。

  太宗因失信于泾河龙王,其魂魄被“”到地府。他本该在阴间受点惩罚,但“丰都判官”崔珏受魏征托付,使太宗权当是在地府观光旅游了一番,并无大碍。对此,明代西游的评家李贽先生就戏谑地点评道,连阴间都需要有关系,关系到位了,不管人间阴间,什么事情都可以摆平。的确如此,就连在阴间的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也趁机告发太宗,最终也因崔珏相助,化险为夷。

  此外,崔珏还把生死簿上李世民的阳寿,由死于“贞观十三年”改为“贞观三十三年”。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历史上,李世民就贞观一个年号,共二十三年,干了二十三年他就翘辫子了。崔珏之举,居然把历史上的贞观这个年号都增加了十年。

  这些,都是魏征的“功劳”,可就算魏征再有能耐,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太宗神经衰弱的老毛病。而且,多十年的阳寿,对于太宗来讲,也并非都是好事,他的神经衰弱会跟着延长十年,痛苦会增加十年。很多时候,人一旦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会终生难以痊愈,尤其是太宗的“心病”已然根深蒂固。

  虽然在“门神”的守护下,太宗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他的病还会长期反复发作,需用新药和猛药。

  这不,在阴间接受“心理治疗”后,太宗回到阳间,继续治病。他遵照崔珏的嘱咐,进行大量财政投入,集合各地高僧,大办“水陆大会”,以超度包括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内的诸多“冤魂”。这种治疗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集合各地高僧,太宗才得以认识唐僧。而唐僧的西天取经,既是为太宗“赎罪”,也是为他找一剂治疗神经衰弱的偏方。其实所谓的偏方,说到底还不如几颗安眠药。

  为了把这款“独家品牌”的安眠药做好,太宗与佛门、天庭协同合作,作为一项国家大工程来抓。而研发安眠的首席科学家便是唐僧,并由唐僧领衔,“纠集”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僧和三太子白龙等大佬,利用各界、各路的强大智库与资源,整整开发了十几年,一直到西天,才造出效果绝佳的安眠药。

  遗憾的是,历史上唐僧的西方之行,根本就没有得到太宗的批准,唐僧是偷渡出境的。只是后来他学成归国后,带回了“葵花宝典”(大乘佛教典籍),太宗也就不再追究,反而屁颠颠地给予其高规格的政治待遇了。可见,唐僧从西天带来的安眠药,的确是效果很好。只是,他的西游之旅,根本就不是为了给太宗治病,而是太宗继续走好运,被病魔折磨了很多年后才如获至宝,原来当年那个偷渡出境的唐僧,居然是一位华佗再世的神经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