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放飞投资翅膀

17.02.2016  09:09

      去年是我省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第二年,这一年,工商部门从百姓经商兴业这第一道门改起,以改革工商登记为切入点,自我革命、主动放权,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全省私营企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总量提升、规模扩大、活力迸发,极大地释放了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和创造力。

      私营企业成为最富创造力的市场主体

      “全省私营企业突破40万户大关,自2008年破10万户关口以来,20万户关口用了4年,30万户关口用了2年,而40万户关口只用了1年。”2月14日,省工商局个私处处长裘应强向记者介绍私营企业发展情况。

      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有力激发了我省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经过一年的努力发展,2015年全省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1.6万亿元,比上年净增近5000亿元。“新登记企业中有九成以上是私营企业,民间资本占新增投资的比重也接近八成。”裘应强说。

      “十二五” 末,全省私营企业总数达40.43万户,比“十一五”末增长137.93%;注册资本总额达1.67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376.43%。

      “‘十二五’期间,全省私营企业的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民间资本占企业投资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成为我省最有活力、最具潜力、最富创造力的市场主体。”省工商局副局长沈庆中分析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2015年我省私营企业从业人数有459.02万人,其中有16万人成了新创客,目前,全省有近80万人投资创办(合办)私营企业,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令人欣喜的是,私营企业吸纳社会就业379万人,比“十一五”增长了七成,成为全省最大的就业群体。

      民间资本加速投向一、三产业

      我省私营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民间资本加速投向一、三产业,其中,去年民间资本在第三产业累计投资超过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我省民间资本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三大行业集中度接近六成。“十二五”期间,批发和零售业超越制造业成为第一大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异军突起,超越房地产业、制造业成为第二大行业。同时,民间资本在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非常活跃,增速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注册资本产业增幅来看,“十二五”期间,批发和零售业注册资本增长359.07%,成为资金密集第一大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注册资本成为第二大行业,制造业成第三大行业。

      2015年,全省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产业分布为第一产业974.32亿元,第二产业5040.64亿元,第三产业10660.43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77个百分点。

      注册资本由实缴改认缴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制后,我省资金规模在1千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快速增长,总量超过4万家。“十二五”期间,资金规模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增长最快,私营企业有1680户,年均增速在67%,比“十一五”末翻了12倍。2015年,全省私营企业集团达545户,比上年同期增长6.45%。

      公司制企业仍然是首选创业形式

      “公司制企业是我省创业人士首选创业形式,因为公司制企业有着管理规范、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优势,加上公司登记门槛降低,注册人多起来。” 裘应强说。而一人有限公司取消最低10万元注册资本的限制后,自然人独资的一人有限公司迅猛增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也使得作为风险投资主流组织模式的有限合伙企业异军突起,上千亿元风险资本正在我省寻找投资机会。

      2015年,全省个人独资企业注册户数为4.24万户,个人独资企业出资额392.39亿元;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34.13万户,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4029.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23%。

      我省各地私营企业注册形势迅猛。南昌市私营企业总量达10万户,注册资本接近4000亿元,处于全省领头羊地位。赣州市私营企业总量超过5万户,九江市、上饶市、宜春市私营企业总量均超过4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