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会大担当 龙腾虎跃谱新章

27.05.2014  15:17

—— 新余市水北商会发展纪实

  新余市水北商会成立于2012年9月18日,是新余市也是江西省首家市直属乡镇商会,所有会员均来自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籍工商界人士。商会成立时间虽短,但在省、市工商联的正确领导下,发展迅猛,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较大,2013年荣获江西省工商联系统“全省优秀基层商会”称号。商会现有会员337名,其中亿元以上会员单位52家,十亿元以上会员单位15家。据不完全统计,所涉总资产近800亿元人民币,2013年累计纳税4亿余元,解决就业2万余人。

   民主海选,确保商会领导众望所归。 水北镇被誉为渝北第一镇,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水北人通过“以一人带一家,以一家带一村,以一村带一片”的形式,秉着“精工水北、信义天下”的水北精神,走出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水北企业家。水北商会的成立,寄托了所有水北企业家“落叶归根”、回馈家乡、服务社会的情结。为了选举出一名实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社会责任感强,得人心、顺民意、服民众,真正能够领导水北商会发展壮大的商会会长、领导班子,商会所有理事会成员和会长全部采用无记名选举方式产生。本届会长熊水华同志,以自己的实力、社会地位,特别是他博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获得了87%的选票,荣任第一届商会会长。通过一年多的运作,事实证明,民主海选的正确性,它保证了商会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建章立制,保证商会工作运转有序。 商会按照《水北商会章程》,确立了“凝聚乡亲、互通商情、共谋发展、报效桑梓”的办会宗旨,健全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工作制度,组建了建筑行业、矿产行业、贸易行业、新兴行业四个促进会。构建了“行业联络处”新型组织模型,建立了覆盖全体会员的联络网络。全体会员按照所属村委及从事的行业,设立了17个联络处,形成了以联络处为基础,以理事会为骨干,以常务理事会为龙头的运转有序、管理科学、工作有效的现代商会管理体制机制。

   成立党组织,强化党对商会的政治领导。 为了确保商会的正确发展方向,保证广大会员“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进一步强化党对商会的政治领导,经新余市委组织部同意,渝水区委组织部批准,2012年12月12日,水北商会成立商会党委,并建立了覆盖全国会员所在地的党支部组织。商会党委坚持以“开辟党建新领域、激活会员新活力”为服务宗旨,引导会员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目前, 商会党委共有党员86名, 建立了九江、赣州、深圳、江苏和建筑集团等7个流动党支部,并根据商会会员从事的行业、所属村委,以20人左右为单位,成立覆盖全体会员的19个联络处。同时,成立了社会事业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税务服务等工作小组,党组织和党员在商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商养会、以会促商,小商会聚集大能量。 商会确立了“以商养会、以会促商”的发展策略,接管了水北镇建筑工程公司, 举全体会员之力重点抓好了“三件大事”:一是建筑公司升级,由三级升为二级,力争2015年晋升为一级企业,并以此为契机,组建水北建筑集团公司;二是兴建水北商会总部经济大楼,预计总投资达1.6亿元,建设面积约7万平方米,大楼建成后,将有180多家公司在此落户,年税收可达1至2亿元;三是组建村镇银行,该项目已经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正在申报过程中。

   倾情服务会员,助力抱团发展。 本着“会员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会员满意就是我们的效益”的根本原则,商会竭尽全力为会员全方位服务,设立了专职服务办公室,为会员提供公司注册、公司资质服务、法律维权、矛盾调解、商情信息、学习培训等十大服务内容,并根据会员企业的发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会员积极融入新余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为会员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共帮助会员办理注册公司15家,提供建设二级资质服务9起,提供法律维权服务16起,涉及金额1300余万元,调解矛盾纠纷7起,发布商业信息40余条,人才信息30余条,促成项目合作达900余万元,组织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690余人次,700多课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与市农商行签订了30亿的战略合作协议和3个亿的小额贷款。开展联络会议36次,外出考察项目21次,观光学习15次,还帮多名会员找到了合作伙伴及供货供应商。

   引导会员扎根故里,报效桑梓。 商会以“凝聚乡亲、互通商情、共谋发展、报效桑梓”为发展目标,积极引导会员回报家乡,感恩社会,成效显著。2013年,会长熊水华等4位企业家捐助3600余万元帮助家乡熊坑村实行整村重建,使全村人住进了别墅,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轰动全国;常务副会长钱小云、钱细珠等企业家捐助1000余万元支持家乡建设高标准的水北中学科技楼、钱圩小学及幼儿园新校区,让家乡的孩子们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43名会员自发捐资500万元,在家乡开设15个颐养之家,让百余留守老人“天天不孤单,餐餐热饭菜”,树立了一个“回报乡里,关爱老人”的新丰碑;副会长符木水、敖小海先后在2012年、2013年接力资助水北镇敬老院全年日常餐饮,广大会员还积极为敬老院捐款捐物、扶贫济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扶危济困、义利兼顾的公德意识和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今年,商会又积极与市、区政府合作,鼓励在外发展成熟的会员企业回乡创业,扎根故里。截止目前,已成功帮助两家中型科技企业项目落户新余,项目投资达20亿元,我们相信水北商会将为新余市招商引资做出一定的贡献。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协调社会矛盾。 为了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发挥商会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市工商联的积极引导下,商会建立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组织机构,下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每个商会会员都是各工作小组成员,每家会员企业都与商会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先后组织多次隐患排查,共排查矛盾纠纷113起,成功调处110起,同时协助当地政府部门调处矛盾纠纷9起。另外,商会还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建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有会员1800人,下设建筑业、物流业、商贸业3个分会,共有14个信息服务组。自协会成立以后,为会员提供计生服务150多例,投入23万元帮扶贫困对象。(新余市工商联周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