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冲击下,传统商贸企业发展遇瓶颈

07.03.2017  17:3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消费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习惯。加速分流了传统实体店商的购买力,对传统实体商贸企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多数传统企业客流减少,销售下滑,增速放缓,经营压力加大。传统商贸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规模扩大,贡献提高

  (一)营业收入稳定增长,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张

  2016年我省964家大中型商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70.0亿元,增长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307家大中型批发业实现营业收入1749.94亿元,增长0.6%。其中:机械设备、五金及电子产品批发和农畜产品批发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0%和17.9%;558家大中型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1269.64亿元,增长14.8%,高于全部大中型企业平均增幅8.7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6.3%和8.6%。

  2016年末全省大中型商贸企业资产总计1668.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0.49亿元,增长11.4%。其中,内资企业年末资产总计为1607.11亿元,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96.3%。

  (二)内资企业主导作用明显,私营企业增长较快

  2016年全省大中型商贸企业中内资企业有834家,实现营业收入2869.51亿元,增长6.0%,营业收入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93.5%。其中,45家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2.68亿元,下降5.5%;432家有限责任公司和51家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7.3%和-2.1%;299家私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6.61亿元,增长21.6%,高于全部大中型企业平均增幅的15.5个百分点,从发展速度看,私营企业好于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9.68亿元,增长8.3%。从盈利能力来看,外资企业强于内资企业。2016年31家外资商贸企业实现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18.2%。

  (三)税收收入稳定增长,贡献提升

  随着商贸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税收贡献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共实现税收收入291.76亿元,增长19.3%,占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的20.9%,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上缴税金118.68亿元,增长8.2%,高出营业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大中型批发企业上缴税金增长较快,增幅为9.7%。

  二、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传统经营面临挑战

  (一)实体店商销量下滑,增速放缓

  电子商务企业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以其方便灵活、价格低廉和产品丰富等特点,受到消费者普遍青睐。2016年我省限上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32.5%,远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的增速。与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相比,百货店、大商场及超市等传统消费业态销售平淡,实体店面临消费日益分流的困境。同时,在高增速下被掩盖的粗放式管理问题不断显现。特别是传统业态中,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营业收入增速纷纷回落,分别较上年回落2.2、2.5、4.6和2.3个百分点。传统业态经营状况相对低迷,呈现增长乏力态势。近三成的大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降,降幅超过10%的有113家。部分龙头企业销售持续下滑,56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中有35家营业收入下降。洪城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南昌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喜盈门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营业收入均大幅下降,分别下降15.2、14.8%和12.3%。

  (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竞争优势减弱

  当前市场竞争主要是商品价格的竞争,线下商贸企业与电商相比,人工、商铺租金、资金使用等成本费用高,上交税金高,导致商品价格高,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生存、发展面临挑战。

  2016年全省大中型商贸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支出合计256.94亿元,增长13.2%,高出营业收入增幅7.1个百分点;户均企业费用支出为2665.35万元,比上年增加88.5万元。从人工成本看,1-9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2.6%,也远高于企业的收益增长。与传统企业的高成本相比,电商省去了店租与中间商费用,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

  (三)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盈利能力下降

  传统企业在面临成本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盈利水平下降。2016年全省大中型商贸企业实现利润134.47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大型超市、百货店利润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37.1%和12.5%。专业店、专卖店利润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4和2.3个百分点。在865家大中型批零企业中337家营业利润下降,降幅在50%以上的有291家;99家大中型住宿餐饮企业中39家营业利润下降,降幅在50%以上的有17家。同时亏损企业增加,亏损面扩大。我省964家大中型企业中有252家企业出现亏损,比上年增加63家,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26.1%,亏损面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洪城大厦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盈利2.28亿元,2016年出现亏损;沃尔玛(江西)商业零售有限公司、江西黄庆仁栈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四)销售模式相对单一,传统经营缺乏创新

  传统商贸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营销手段单一。当前企业为了市场竞争,促进销售,主要手段是价格战,以压低利润换销售,这使得企业频繁搞各种促销活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挤占了企业应得的经营毛利,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由于企业缺乏资金、人才,企业在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创新明显不足。传统商贸企业在资金流、信息流、现代物流方面以及管理水平、经营方式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商圈构建不够完善,业态失衡较明显

  商业网点规划不够均衡,缺少约束性。网点布局不平衡,业态结构比例失衡,部分区域同型商业业态过于密集,网点服务功能不全。城镇、中心城区中老城区群众消费比较便利,城乡结合部和新开发建设的居民住宅小区的以及城郊农村商业网的不发达,农村市场发展不均衡现象广泛存在。

  三、加快传统企业转型,提升竞争水平

  (一)创新经营方式,增强发展后劲

  传统企业要适时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提高服务质量。打破单一模式,增加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比重,实现客流的重新集聚,带动消费增长。同时应通过品质的提升和产品升级换代来吸引消费。为了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商贸企业应主动出击,商企联手使生产和商贸共赢,满足个性化市场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实施“互联网+商业”

  传统商业融合新的信息、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时代,“在线”还是“离线”是区分新旧实体经济最重要的标准。引导有条件的传统百货、商场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增加线上资源,突出特色经营。传统品牌龙头企业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品牌”的商业新模式,提高传统商贸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扩大销售半径,通过转型发展,焕发新活力。同时支持电商企业与实体店联手,积极支持电商企业开设线下体验店,以线下体验带动线上消费。支持其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跨境网络零售。

  (三)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完善商业网点布局

  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提高农村联锁网点覆盖面;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产品展销中心、仓储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进一步完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加大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网点和服务设施,推动电商进农村,支持企业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渠道的建设,有效释放农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