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喂食爸爸称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我也绝不放弃

25.05.2014  11:38

新华社照片,太原,2014年5月22日

5月21日,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病房里,王志华在给女儿喂食,还没等父亲嚼碎,王可然就张大了嘴,如同一只待哺的幼鸟。

山西左权县泽城村的村民王志华被人们称为“喂食爸爸”。他3岁的女儿王可然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贲门失驰缓症”。自2012年起,王可然开始出现呕吐,之后愈发严重,因为营养不良,牙齿也逐渐脱落,无法咀嚼进食。为了让女儿能吃点东西,王志华就将食物嚼烂后再嘴对嘴喂给她。由于王可然不停地呕吐,这样的喂食动作每天要重复无数次。500多天来,天天如此。王志华说,只要女儿能多吃一口,他再苦再累也心甘。王志华的父母均患病在身,全家仅依靠他在附近打零工度日。2012年王志华的妻子不辞而别,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因为无钱治疗,王可然的病情恶化,胃部严重萎缩,体重仅7公斤。若不及时手术,就有生命危险。但巨额的医治费用对于这个来自太行山区的贫困家庭来说,是个难以承受的负担。王志华说,照顾女儿是他一生的责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也不会放弃。目前,王可然正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救治,社会各界已经向这位可敬的“喂食爸爸”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小可然捐款6万余元。

新华社太原5月24日新媒体专电 题:“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绝不会放弃”——“喂食爸爸”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女儿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学涛刘翔霄

在动物世界里,鸟儿通常会用嘴衔来食物,喂到嗷嗷待哺的幼鸟口中。然而在太原,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每天要用嘴喂食3岁的女儿多达几十次,并且已经坚持了500多天。

照顾女儿是我一生的责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绝不会放弃。”这位名叫王志华的父亲说。

每天不知要嘴对嘴喂食多少次

24日,记者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见到了王志华。面容憔悴的他正在为女儿梳理头发,3岁的女儿王可然在父亲怀中天真烂漫,全然不知生活的苦难。

王志华家住山西左权县泽城村。他告诉记者,2012年女儿患病后,开始吃什么吐什么,病情发展到后来,女儿牙齿开始脱落,无法咀嚼进食,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王志华的父母亲因病需要常年吃药,一贫如洗的家从此雪上加霜,妻子也不辞而别。

自此,27岁的王志华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全家人靠他在村附近铁路上打工一年2万元过活。为了让女儿多吃点东西,只要有时间他就将食物嚼烂,嘴对嘴喂女儿吃饭。由于小可然进食后就呕吐,每天这样的喂食动作要重复无数次。

这对王志华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让这位七尺男儿落泪的,是女儿遭受的痛苦和不知怎样才能治好孩子的病。“由于喂食的原因孩子跟我特别亲,我买饼干喂她吃,可不到5分钟就吐出来了。”王志华心疼地说,“女儿进食后脖子憋得老粗,不停拍胸脯,有时候吐不出来脸都紫了。

他也曾两次带女儿到省城看病。但面对一个星期三四万元的住院治疗费用,王志华跟母亲拿着从亲朋邻里那借来的一万元,流着泪回了家。“我结婚盖房还欠别人四五万元,所以没人再借给我们钱了。”王志华说。

虽然罕见,但有治疗的希望

近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王志华和女儿第三次走进了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陈瑞说,他们初步考虑孩子身患“贲门失弛缓症”,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却有治疗的希望,“食道和胃交界处有个贲门,但她的贲门四周肌肉肥厚,食物堵在食道里进不了胃,导致现在重度营养不良。先给孩子补充营养,然后再考虑手术。

现在小可然的嘴里、鼻子里,都插着管子,其中鼻子里的管子直通胃,用来输营养液,而嘴里的管子插到食道里用来抽痰。她时不时就偎依在爸爸怀里,搂住爸爸的脖子亲亲。

虽然现在直接用管子输送营养液,但小可然特别希望“过嘴”,品尝下味道。奶粉冲好后,她用小手紧抓住碗和勺子就开始“狼吞虎咽”,最后端起碗扬起脖子喝个精光。小嘴吧嗒吧嗒,亲亲好心人送的熊宝宝,又伴随“大黄鸭”的音乐做跳舞状,而她却不知道,刚才自己喝下去的奶粉都顺着嘴里的管子流了出来。

吃不下东西,现在只有7公斤。”60岁的奶奶赵彩鱼一转脸,眼泪流了出来。小可然察觉到奶奶的情绪,懂事地拉了拉赵彩鱼的衣袖,艰难地说出“奶奶不哭”。

赵彩鱼说,由于平躺下来食物就往外溢,为了让孙女睡个好觉,自己就靠在床头,让孙女坐在自己腿上睡觉。“我一动她就醒了,为了让她多睡会儿,我每晚睡眠不足3小时。”常年患心脏病的她,只能白天忙里偷闲睡一会儿。

帮帮孩子,帮帮伟大的父亲

小可然的遭遇经新华社报道后,被纷纷转载。其中一张王志华像哺喂幼鸟般嘴对嘴喂食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包括媒体人在内的各界人士不仅通过网络为父女加油,而且纷纷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援助“喂食爸爸”。

网友“轻狂志”说:父爱不但如山般宏伟高大,还可如细水一般绵延长流。“喂食爸爸”带给你我温暖与感动,转起!帮帮他们!网友“川子的春天”说:请告诉大家帮助的渠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在小可然的老家,村委会帮忙给她上了户口,并办理了新农合。而更多的捐款则来自省内外素不相识的好心人,有企业家、大学生、80多岁的老人、一对对夫妇以及怀孕的准妈妈们等。

近日,一位名叫李遥的好心人专程从陕西赶到太原看望小可然,并和朋友们共同捐出1.5万元钱。这位“90后”爸爸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和小可然年龄相当,他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小朋友度过难关。“看到新闻后我就哭了,这种感情只有做了父亲后才能体会到。父爱往往被忽略,但其实很伟大。

连日来,王志华的电话一直没断过,有直接要银行账号捐款的,有来看望孩子的,也有提出免费给孩子治病的医院。目前,来自各方的捐款已超过10万元。王志华说,是好心人的捐助让他们一家燃起生活的希望,他希望女儿快点好起来,健康长大后能够回报社会和这么多好心人。

虽然不知道后续治疗还需要多少钱,但王志华以一名退伍军人的名义写下保证书,并按了手印。他说,女儿康复后的所有剩余爱心款,将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或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