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吉安水利基层“三变”

07.01.2014  17:52

      岁末年初,笔者下乡江西永丰县佐龙乡看到,乡镇水务站办公室、防汛值班室、会议室等一应俱全,洁白的墙上挂着上十块县局统一配发的制度牌和乡镇地图、水系图,桌上摆着统一配发的电脑、电话、打印传真一体机等办公设备。这是吉安市乡镇水务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3年是江西省吉安市基层水利服务攻坚之年,全市13个县(市、区)纷纷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新路子,全力建设乡镇水务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基层水利专业化服务队伍以及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打通农村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已扎根于广袤田野之中。

水务站忙起来

        郭建华是泰和县灌溪乡新录用的水利员,这个冬天,他没有歇过一天,一直在水利建设工地上忙碌。“我们水利员终于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郭建华说。

      郭建华原来是县水利局下属单位的职工,2013年考取乡镇水利员,隶属于乡镇水务站,与原来自收自支的工资性质不同的是,工资、奖金全部由财政统发。

   吉安市是个水利大市,光各级渠道就有上万公里,小型水库有1254座,小山塘有19000多座,如何做好点多面广的农村水利建设工作是吉安市水利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吉安市决定以乡镇水务站为依托,每个站3-4人,建立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承担辖区内的防汛抗旱、供水管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水利建设等工作,各水务站明确各自的职责,据郭建华介绍,乡镇水务站要求对每一块田地、每一座小水库、每一个小塘坝,每一条小沟渠、每一处小泵站、每一座小闸门的情况都要做到了然于胸。

专业队动起来

    “感谢党和政府派人来救我们!”2013年7月14日,泰和县冠朝镇冠朝村5组村民肖满桂哽咽道。当天,强台风“苏力”影响当地,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她和村中100多名群众困在村中,县防汛专业技术抢险队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转移,在他们的帮助下,全组村民得以安全转移。“哪知道水来得这么快,只一个多小时水就漫过了窗台。”说起当天的洪水,郭路元心有余悸。

      防汛抗旱服务队作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吉安市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大力落实机构设置、办公仓储设施、制度建设、设备管理、维养经费。全市县级防汛抗旱服务队于2012年全部通过省级验收。2013年队伍得到了很好的检验。

      2013年7、8月,受持续晴热高温影响,吉安市相继出现较严重旱情。高峰期全市耕地受旱面积110.8万亩, 6万人、1.5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市县级抗旱服务队发挥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主动开展抗旱服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挖掘潜力,加快了抗旱保秋进度。临时解决2.7528万人、0.829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群众乐起来

    2013年7月13日,听说“苏力”要来了,江西吉安遂川县小(1)型水库管理员陈从普赶紧检查落实自己负责的同裕水库安全度汛措施,并下闸蓄水。他说,进入7月份后,遂川县遭遇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加上“双抢”时农田灌溉用水量大,同裕水库仅剩下半库水,再不蓄水就会影响秋粮的收成,“下游的水稻都等着喝这个水库的水呢”。陈从普说。

   “有了老陈管水,我们可以把心放进肚子里。”洲上村村党支部书记李秋生说,同裕水库下游居住群众近2万多人,农田面积4785亩,近3年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争水、抢水事件,群众再也不需要为争水而发愁。

      近年来,吉安市积极落实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各项要求,大力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主动延伸服务到村组,要求服务全覆盖。成立中小水库管理站,建立小型水库(小水电站)安全管理报汛员制度,每座小型水库(小水电站)落实1名报汛员,确保有汛情后报得出,报得快,报得准,有险处置得了,掌握防汛主动权;对1-5万亩堤防每1000米落实1名堤防管理员,负责日常巡查和安全管理,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吉安市共成立农民用水协会569个,确保农村水利设施有人管,有钱修。“这些事情不要老表操心,他们可以放心出去做工挣钱了”。遂川县水利管理站的肖平生站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