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荒滩成绿野
3月30日,峡江县仁和镇刘田村高标准基本农田里,农民们挽着裤腿在摆放秧盘,一台台旋耕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前些年可不是这样的。”仁和镇党委书记段林杰告诉记者,地处赣江上游的仁和镇刘田村,耕地多,人口少。江边上有一块500多亩的低洼地,因汛期赣江洪水倒灌“十年九不收”。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这块地逐渐被撂荒。
为确保耕地总量不减,2009年,峡江县开展了“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并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统筹乡镇政府、国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行动,对撂荒的低洼地、“望天丘”等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田成块、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经过一系列高标准改造,过去无人问津的土地成了“香饽饽”。2010年,刘田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竣工后,农民邓军生通过公开竞价,以每年每亩200元的价格竞得500亩耕地的耕作权。他告诉记者,去年他种水稻平均亩产450公斤,按国家最低保护价出售,除去租金、人工费用、农药、化肥等耕作成本,收入有20多万元。
“造地增粮”项目使政府费用得以大大节省。近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3268万元,实施了7个“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项目,新增耕地7750亩,全部用于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为政府节省耕地报批费用6000余万元。
村组收入因此而增加。水南村项目新增的180亩耕地,通过县招投标中心拍卖承包经营权30年,村里获得了40万元的收益;仁和镇大田村新增的445亩耕地竞拍后,每年可获15.3万元收益。
村民们更是笑逐颜开。土地整治后,耕地平整了,水渠畅通了,道路修好了,农业机器也使用上了,项目区亩均产量提高了10%至15%。
苏区溯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峡江县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地方。目前,仍留存下了峡江会议会址、仁和会议会址等一批红色遗迹。1930年10月17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全体会议在峡江县巴邱镇召开,会议对时局估量、行动问题、土地问题、资本问题作出了相应决议。位于仁和镇的红三军团渡江会议旧址目前是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保存完整且为数不多的红三军团旧址之一。
陈福平 江西日报记者 李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