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慧:乡愁就是一种有家难回的感觉

10.02.2015  12:49

  重庆一名小伙因为自觉在外打工混得不好没脸回家,竟然15年没有和家人联系,老家的户口也已被注销。因为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重庆民警得知他恐归15年,通知了家人。(重庆晚报2月9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距离羊年春节是越来越近了,在外漂泊一年的游子都在考虑回家的行程了。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很多年轻人变成了“恐归”一族。像新闻中的重庆小伙因为混的不够好就不回家的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情况,似乎有放大的趋势。

  笔者还记得学生时代对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记忆格外清楚,每到过年过节,总会想起这首淡淡忧伤的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就是游子心中一种有家难回的感觉。谁都想打拼一年之后,回到家与亲人们风风光光地过一过大年,谁也不想在花费上比别人低一档,谁也不想在给压岁钱、请人团聚时,显得太过寒酸。但收入过低,支出过高,确实让人纠结不已。物质的绑架,面子的考量,让很多人没有了走出这一步的勇气,这不啻是一种悲哀。更何况现在的回家过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婚恋问题更是成了必选课题。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热心追问,尴尬程度逐年正增长。即使是逃过亲戚的逼供关卡,出去与朋友谈天,酒过三心菜过五味,攀比之心徒然升之。整天与老同学就醉金迷,短短假期又有几天时间可以真是陪陪父母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恐归”一族们有其冠冕堂皇的借口,过节回家支出多,且程序化,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钱亲财亲,比不上父母亲!老人不图儿女挣多少钱,只希望儿女在外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常回家看看,不管钱多钱少,回家过年!莫让有家难回的乡愁,阻挡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