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O2O“嘿客”店能否推广开? 客流成赢利关键

21.05.2014  14:00

便利店里没有商品全靠扫二维码订购,吸引客流成赢利关键

顾客在“嘿客”的智能终端机上选购商品。 记者 孙超逸摄

一家全新的O2O(线上到线下)“便利店”近日现身顺义区后沙峪,不但名字显得与众不同,叫“嘿客”,里面布置也是别出心裁,货架上除了商品照片别无一物,店内装修和两台平板体验电脑则具有苹果体验店的风格……如果不是店内服务台上摆着快递包装纸盒,顾客很难将它与快递公司联系在一起,而这正是顺丰这个快递业大佬进军社区电商的最新举措。

一夜之间,顺丰在全国开出了518家这样的另类便利店。但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在店面成本、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等情况下,顺丰这种另类形式的便利店要全面推广和铺开,还要过用户培养、客流增加、黏性提高等不少道“门槛”。

这种新的尝试能否成功?记者调查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店铺每日要有足够的营业额支撑其不菲的开支,目前初始营业阶段,单店日均销售额在500元,离4600元的赢利起点线还有不小差距。

无实体商品

扫二维码下单购物

嘿客”最大的另类之处在于店内没有商品。记者来到“嘿客”后沙峪店,一进门看不到传统的货架,取而代之的是贴在墙上、玻璃上的近百款商品照片,照片上有菠萝、西柚、进口牛奶、衬衫、手表、电饭煲等,但平时便利店内常见的面包、饮料、口香糖则是踪影全无,这真的是家便利店?

贴着照片的是我们正在做促销活动的商品,只要用户扫描照片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店长杨小锋介绍,店内这些有照片的商品只是全部商品的“九牛一毛”,顾客所要的商品都在店中心摆放的两台平板智能终端机上。点击电子屏幕,鞋子、衣服、生鲜、零食、电视机……顺丰优选网站上的全部商品,都在屏幕上冒了出来。

如果顾客想买东西,或在终端机上下单,可以直接用手机扫码购买。区别于传统便利店,“嘿客”采取虚拟购物方式,实现零库存。目前,包括顺丰自有的顺丰优选在内,“嘿客”与麦乐购、KISSCAT官方旗舰店等十多家电商平台达成了合作。顾客通过“嘿客”在上述平台下单,可以获得一定的价格优惠,比如麦乐购原价289元一桶的奶粉,顺丰价仅为218元。

除了价格上有不少优惠,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订货外,“嘿客”的整个购物过程也发生了不少变化。首先是店内可以现金支付订货,消费者在店内选好了商品,可以直接付款,这对不熟悉网购、没有网上支付方式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打开“网购”的大门。

与此同时,店铺对非生鲜类商品都可以提供“代预订”服务,用户可以不用提前付款,让门店预定自己心仪的商品,商品送抵后,在“嘿客”店内进行试穿、试用后,如果不满意,可以享受无条件退货服务。

未来我们的体验店还将集合更多的便民功能。”顺丰顺义片区督导经理赵丕音介绍,“嘿客”中将增加话费充值、机票预订、水电费缴纳等服务,并承担起“快递自提站点”的功能。

高日常开支

日销售额超4600元才能赢利

虽然顺丰相关负责人一再向记者表示,目前“嘿客”还仅是处于试运行阶段,北京首批5家门店全部位于顺义、昌平、通州,也显示出顺丰初期的审慎态度,然而从其在全国同时开设518家门店的大手笔中,却可以看出顺丰对“嘿客”的期许。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成本高、赢利模式不清或许将给顺丰“嘿客”推广带来不小的难度。

以“嘿客”后沙峪店为例,其店内总面积约67平方米,月租金在1万元左右,店内有5名工作人员,2名内勤,2名送货员,人力成本支出约在每月3万元左右,店内装修及终端机、电脑等开店一次性投入预计在6万元左右,以3年使用周期估算,每个月平摊成本在1600元左右,再加上物业、水电等其他方面支出,虽然没有库存压力,但“嘿客”后沙峪店的单月成本也在4.2万元以上。

嘿客”以顺丰优选网站商品为主,而在顺丰优选上最为畅销的是进口食品和高端生鲜食品。据统计,目前这两类产品通过网络销售的毛利率约在30%左右,以此计算,“嘿客”后沙峪店要想实现收支平衡或赢利,其月销售额要超过14万元,日均销售要超过4600元。

杨小锋介绍,开业3天来,每天店内的顾客总流量约在150人左右,订单数约6至7笔,客单价在70元左右,以此计算目前店内每天的销售额约在500元左右,离日销售额4600元的赢利起点线还有不小距离。

虽然这样计算,对于刚刚开业的“嘿客”显得有些不公平,但其多少也能反映出“嘿客”所承担的成本压力,而且一旦“嘿客”进驻中心城区,随着房租上涨,这种成本压力还会继续加大。在商业规律的作用下,能否带来盈利意味着“嘿客”的生死。

除此以外,“嘿客”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消费群体,虽然产品上与普通便利店拉开了档次,但与顺丰优选的客户群体却完全重合,如果大规模推广,实体店与网上商城之间的“左手搏右手”情况也不可避免。

专家说法

不菲开支 给“嘿客”未来 打上问号

顺丰“嘿客”前景如何?商业专家赖阳对此持审慎态度。他对记者说,虽然“嘿客”的运营形式并不复杂,也确实有一定的赢利点和企业品牌宣传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顺丰作为一家快递业务为主的企业,对于商业操作并不熟悉,实体体验店经营经验欠缺,而且这种实体店的日常开支不是一个小数字,这给“嘿客”的未来打上了一个问号。

除此以外,“嘿客”瞄准的是社区电商的市场,虽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社区电商已成为公认的“电商蓝海”,但事实上目前接受并使用社区电商的用户还仅是少数,社区电商成长还有待“市场成熟”。

顺丰“嘿客”店同时承担着“快递自提站点”的功能。对于“嘿客”兼有的快递功能,快递业人士还比较认可。“顺丰的‘嘿客’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能赢利,将帮助我们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中国快递协会秘书长沙迪表示,由于涉及成本、隐私、管理等多重问题,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问题始终难破,为此,快递企业包括各大电商可谓使出浑身解数。

目前新兴的最后一公里模式主要包括自提柜(电子储物柜)、天猫服务站、校园小邮局、猫屋等,还有就是顺丰最新的“嘿客”模式。其中自提柜(电子储物柜)、天猫服务站、校园小邮局、猫屋等几种配送方式虽然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因难以获得赢利一直是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身上的包袱,而如果此次顺丰“嘿客”能够获得成功则意味着一条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孙超逸)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