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变脸”难阻考生“吐槽”

22.12.2013  21:40

  今年四六级考试尽管大“变脸”,但由于考试方式不尽合理,部分高校仍将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证挂钩引发考生“吐槽”。

  “做完听力就立刻收卷,根本没有涂机读卡的时间,高考都不至于如此,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处考点,散场后的考生们纷纷议论。按照规定,在听力播送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立刻收回答题卡1,因此,考生必须边听边涂。另外,翻译题中涉及“四大发明”、“中秋节”等中国元素,过于生僻令考生无从下手。

  四六级考试引发的另一争议点则是部分高校将其与学位证挂钩。尽管教育部多次表态,教育部门从未强制规定挂钩,但事实上对于挂钩行为,教育部门也并未有干涉,因为,以何种标准授予学位属高校内部事宜。目前许多在京高校依旧将两者挂钩。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规定非外语类专业学生未通过四级者以及英语类专业未过专业八级者、俄日韩语未通过专业四级者没有学士学位。

  有高校教务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四六级与学位挂钩,本意并非要“卡学生”,更像是督促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就业的一种手段。“许多单位招本科生时,不光要四级成绩,还要看六级成绩,不仅看通过与否,甚至还看分数高低,尤其是一些体制内的好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扭转‘唯英语是从’的用人观,学校也没有办法。

  于是,即便有高校将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证脱钩,或以“通过校内测试者视为通过四级”的方式进行“软脱钩”,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对英语未过四级者,“可在每年参加学校组织的离校本科生学位外语考试,可申请补授学位。”不过,不管脱钩或“软脱钩”高校的学生,都依然对四六级报考趋之若鹜,仅北京地区参考者就达24万人。

  “为了通过四六级甚至拿到高分,大家上专业课的时间,大多在下面看英语书背单词,最后英语应试过了,专业内容却学得半斤八两。大家都明白,找工作时四六级成绩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学生向记者如是抱怨,“四六级考试复习本身不在教学课程里,所以要想考高分,很多人都在外面上辅导班买教辅书,花费很大。

  在全国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在关于“大学英语考试的作用和影响”中有如下解释:“大学英语考试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目前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其常设机构即办公室并非位于北京,而是设在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大厦内。但只要体制内存在着这样的机构,实现成绩与学位真正的脱钩都让人心存疑虑。(记者赵昂)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