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报热议国企改革枪响 资本路径亮方向

14.09.2015  18:16

  备受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终于落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天正式对外公布。《意见》共分八章三十条,在总体要求、分类改革、国资管理体制、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意见》还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

   ■ 中国证券报: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企 混改不设时间表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对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意见》强调,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工夫;对于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改革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把国有企业打造成独立的市场主体

  专家指出,《指导意见》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实践取向的国企改革行动纲领。国企改革面对的时代要求,集中体现在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新常态“三化一新”上,意见全文35次出现“市场”一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市场主体,促进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以体制、制度和机制的整体创新、集成创新、系统创新为核心,昭示着国有企业改革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上海证券报: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凸显资本市场重要意义

  多位资深国企改革专家表示:“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资监管体制是本轮国企改革真正的重头戏,对于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都是极大的。在企业层面,预计未来央企的改革将加速,可能将涌现央企并购重组浪潮。同时,整体上市的改革任务也是比较重的。”同时,专家也表示:“在顶层方案出台后,随着改革路线图的细节逐步厘清,操作办法将陆续颁布。

  在最受关注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部分,根据《指导意见》,并非所有的国企都会被纳入“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企”的三层结构,有的会继续保持“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直接监管”的二层结构;同时,还会“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

  对此,资深国企国资改革专家张喜亮表示:“这是一项探索性的改革,所谓‘三层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那些国家战略性业务为主的中央企业,在没有取得成功经验之前,还是要以国资委直接监管为妥。而且,各级国资委并非是对国有企业全口径监管,即尚有超过国资委监管企业数倍的国有企业由政府各职能部门管理。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试点,应当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落地 资本路径亮明四大方向

  国企改革,分类先行。从《指导意见》的排序也可看出,紧随在“总体要求”之后的便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根据《指导意见》,国有企业最终将被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种类型。其中,商业类国企又分为: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及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

  在国企分类改革中,力推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国企“整体上市”将是一项重要工作。国资国企改革专家认为:“这凸显了资本市场对于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部分,“做强”重回国企改革首要任务。从2013年底的“做强做优”,到2014年底的“做强做优做大”,再到2015年7月的“做大做强做优”,最后到《指导意见》中的“做强做优做大”,“做强”再次成为国企改革的基础和首要目标。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对于A股市场来说,以“做强”为基础的国有企业整合与相对单纯的合并“做大”相比,无疑对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投资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对此,张喜亮告诉上证报记者:“各级国资委并非是对国有企业全口径监管,即尚有数倍于国资委监管企业的国有企业由政府各职能部门管理。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试点,应当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作用工作。

  本次《指导意见》在“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提出: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张喜亮则认为:“优先股也好,黄金股也好,这都是深化改革的探索。从国内外既往的实践看,除黄金股,尚没有什么特殊管理股的形式。优先股或黄金股的设置,主要还是从发挥国有资本控制、带动、影响力和抗风险力的角度考虑的。我们必须清楚,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任何试图削弱国有资本作用的企图,都应当不被允许,有鉴于此,创设中国特色的国家管理形式、方法、手段、措施,都应当是在情理之中的。

   ■ 证券日报:

   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发布 推动改制整体上市

  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七大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项目;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本轮改革的一大优势在于,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比以往更完善,为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创造了条件。”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解决谁来盘活国有资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的竞价和监督促进政企分离,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于证券化程度不同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如整体上市、借壳上市、反向收购母公司等不同模式提高证券化率。

   证券日报:资本市场要支持国企改革三个“有利于

  今年7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林长春考察调研时,对国企改革作出了“三个有利于”的重要论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如今,在经过长时间酝酿后,各界等待良久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终于出台。

  与中国经济成长为全球第二相一致,A股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话语权正在得到显著提升。这为新时期的国企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想见,资本市场必将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主战场。

   ■ 证券时报:

   国企改革驶入快车道 资本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国企如果要上市,基本都会成立单独的上市公司,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国企以集团公司形式整体上市的先例。“这主要是由于,国企大多都有不良资产,而上市要求资产优良,国企集团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因此国企上市时都会在集团内部保留不良资产,仅将优良资产的部分形成公司单独上市。”李亚明表示,这表明我国要加快国企的资本证券化,标志着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要通过结构调整让国企内部将不良资产的“包袱”化解掉。

  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看来,国企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但更本质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现在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和集团母公司之间的权责关系不清晰,所以集团公司实现集体上市,或由投资公司操作上市,或是改革模式之一。

  民生证券研究院甚至预测,国资证券化将成为国企改革的排头兵,而提高国资证券化率的根本途径是整体上市。其研究报告认为,国资证券化因其拥有上市融资的功能,改革阻力较小,且通过增资扩股,将直接降低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此外,借用资本市场严格的外部监管和产权主体多元化实现混改,国企整体上市之后,将直接解决国企盈利能力不强的核心问题——政企不分,通过国企公司治理的提升增强其盈利能力,实现顺利去杠杆。

   国企改革投资机会在哪儿?

  国海证券分析师李亚明指出,国企改革板块此前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投资热潮后,随着顶层方案出台的临近热度有所衰退,市场普遍担心顶层方案不达预期而趋于谨慎,大部分标的有较大的跌幅,目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但国企改革主题的行情远没有结束,依旧是市场确定性最强、关注度最高的主题。最高潮的部分应当是第二批央企试点名单的出台,有望带动整个国企改革板块。

  “混改引入优先股,金融、电力、建筑、地产等行业受益。”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少君指出。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梳理出四种国企兼并重组类型,在外向型国企重组上,包括“一带一路走出去”和“高端装备走出去”两项战略下的央企兼并重组;国内方面,包括“淘汰过剩产能”和“提高行业集中度”两类重组。

  齐鲁证券指出,对于电力领域而言,整体上市将是改革的政策指导方向。此前,国家电网曾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会积极推进旗下南瑞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等整体上市,全面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施市场,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除了电力板块外,还可以关注国防军工集团资产整合的上市平台。齐鲁证券分析指出,国防军工资产证券化的路径包括分板块上市和整体上市。从现有案例来看,国防军工企业国企改革的典型路径是船舶公司整体上市,而航空是分块上市,这主要与集团业务的重合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