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 南昌有望彻底告别棚户区

23.06.2014  22:00

这是本网2010年拍摄的南昌利字街棚户区的景象,这样的景象也是老城区棚户区的缩影。同年,南昌市政府对利字街启动棚改,随后,十字街、万寿宫等棚户区也陆续启动棚改。

人民网南昌6月23日电 (时雨)6月19日晚,数台大型机械抵达南昌象山南路沿线棚户区改造现场,这标志着,该地区的棚改进入拆除阶段。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南昌市对老城区开始实施大规模棚改行动。目前,南昌市万寿宫、十字街、利字街、象山南路沿线的棚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南昌市市长郭安表示,今年南昌的棚改计划是400多万平方米,明年还要棚改400万平方米,南昌有望4年内把老城区的棚改完成好。

利字街:打响南昌棚改“第一枪

利字街棚户区多为50—70年代建成的不成套住房,这些房屋大部分早已破损,且所处区域地势低洼,基础设施缺损,道路狭窄,人口稠密,存在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和各种安全隐患。虽和豪宅毗邻,狭小、低矮、潮湿,却成为棚户区最真实的写照。

2010年开始,南昌市投资15亿元对利字街实施拆迁改造,这也拉开了南昌棚改的大幕。利字街棚改工程涉及1000多户居民,近5000人。利字街棚户区改造工程,在实施整体拆迁后,该地块分10个区块,建起包括高端百货、大型超市卖场、娱乐休闲、甲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及高档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其中,3个大组团住宅区建设总面积18万㎡,有16栋24-28层高层住宅。新的小区规划完善。另外还将考虑新建一所占地25亩的1-9年级的学校,一所9班幼儿园,一座城市广场及商业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在城市广场下增设一个公共停车场。

日前,本网在利字街棚改施工现场看到,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已经在原先的棚户区拔地而起,在建的楼房上,施工人员也正在夜以继日的进行施工。利字街棚改拆迁安置实行拆一还一、等价交换的政策,因此,每天都有拆迁户前来查看施工进度。张友政夫妇俩都是退休工人,儿子大学刚毕业。张友政说,他和老伴所在的工厂已经倒闭,两个人的收入不高,儿子大学刚毕业,根本没有能力购买新房。虽然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但是看着别人都住进了崭新的楼房,还是让他们心生羡慕。“左邻右舍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太强烈了,政府实施旧城区改造深得民心,我就盼着能够在花园房里安度晚年了。

万寿宫:97.56%的居民赞同安置补偿方案

万寿宫街区坐落在南昌市商业最繁华的中山路与胜利路交汇处,可以说是“老南昌”风貌保护最为完整的街区。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个老街区早已破败,建筑大多沦为危房,失去了昔日的繁华。2013年,南昌市西湖区启动万寿宫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涉及万寿宫街区11条道路,面积8.05万平方米,居民1170多户。西湖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傅剑峰介绍:“这里居住建筑大都已经使用60年以上,居住质量非常低劣。由于使用过度和缺乏维护,建筑完好程度很低。

据了解,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呈现出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丰富的沿街建筑立面构成了历史街区最富有特色的要素。街区内除传统居民住宅外,尚有锁蛟井、清真寺、总商会等13处历史遗存建筑,另有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的15处古迹。那么,在万寿宫街区改造中,这些古迹建筑将何去何从?傅剑峰介绍,在这次棚改中,将先征收,再来决定整个片区的建设。“这里将不会再建设住宅,所以被征收户也不会回迁。”傅剑峰说,拆迁居民的安置地点有两处,分别位于朝阳新城和九龙湖新城。

房屋拆迁,居民最关心的莫过于补偿价,万寿宫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房屋评估最高征收价为8472元/㎡。据了解,棚改指挥部进行的第一次摸底调查中,96.99%的居民要求进行棚户区改造。而当安置补偿方案出台之后,第二次征求意见,更是高达97.56%的居民赞同安置补偿方案。

十字街:27平方米旧房补偿超41万元

今年1月9日,南昌十字街棚改动迁户潘国强拿着领到手的3000元整栋搬迁奖,高高兴兴地去置办年货、采购新房装修物件。当天,像他一样领到搬迁奖的还有几十户。

离开棚户区住不起新房”一直是棚户区居民最大的担心,但在南昌十字街棚改中,南昌市拆迁部门采取“按政策就地就近安置、鼓励货币补偿、优惠实施异地安置”方式,同时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破解不敢拆、不想拆、不知道拆的难题,解决居民安居问题。

据了解,在十字街的拆迁中,对于被拆迁户选择货币补偿、南昌市常住户口被征收人住宅房屋建筑面积小于36平方米且在本城区无其他住房的,按36平方米房屋进行安置补偿。所以在领取安置补偿款时,潘国强的房子虽然只有26.9平方米,但领取安置补偿款时却按照36平方米领取,总共领到了41万余元的补偿款。

南昌棚改,除了有着最为优惠的搬迁补偿政策,还有对棚户区居民感情和生活习惯的最大照顾。在民生保障方面,南昌积极引入廉租住房优惠政策,困难户享受申请廉租住房优先配租;在资金方面,引入银行按揭,征迁户可通过担保公司作抵押申请住房贷款,简便、快速地解决购房一次性支付困难;在子女入学方面,出台解决被征迁户子女入学、转学相关政策的规定,为征迁户子女就近上学就读提供了便利。南昌青云谱区房管局副局长邹育新说,这些优惠政策,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也调动了他们参加棚改的积极性。因此,十字街棚改签约第一天,800多位居民从凌晨就开始排队领取搬迁序号,这在以往的拆迁中是闻所未闻的。

居民:棚户区改造帮千户市民实现搬离蜗居梦

对于南昌市进行的棚改,棚户区的居民拍手称快,“夏天漏雨,冬天进风,解手排队,白天点灯。”是棚户区的真实写照,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高,低矮潮湿的房屋与周边林立的高楼相比更是格格不入,整个城市的品味也因为棚户区的存在而大打折扣。

走在繁华的南昌街头、走在风景如画的江边,有谁知道在这高楼大厦耸立的南昌最繁华的闹市区里,居然还隐藏着一千多户看似都要倒塌的房子,而在那阴暗潮湿、墙面地面甚至屋顶都是破烂的房子里还有人居住。”原先万寿宫棚户区居民杨先生说,他们终于盼来了南昌市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项目,暂且不论其他,就对这些住户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以后有新房住了,不用再蜗居了,不用再担心下雨房屋漏水、不用担心刮风时房子会塌、不怕干燥时生火做饭、不怕鼠蚁旁若无人的来回乱窜、不怕下大雨时雨水会倒灌进屋里了……

杨先生认为,棚户区改造既可以圆老百姓的梦、改善民生、救助弱势,又可以让城市得到更好的规划、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市容市貌。“我觉得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就应该这么干。”杨先生说,在对棚户区改造拍手叫好的同时,他也期望像这种惠民的好事宜早不宜迟,最好多一点、快一点。在寸土寸金的地方不再建住宅房这种不与民争利的态度能坚持下去,最好久一点、长一点。

亲,你是不是也有共鸣呢?”杨先生幽默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