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7亿港币招标建私楼 回应“开发商稳赚”质疑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市区重建局今日就观塘市中心重建的第二期住宅项目,邀请发展商提交意向书,准备5月招标。市建局为防流标,破天荒出资逾17亿元(港币,下同),代支中标财团兴建住宅平台和交通交汇处等公共设施的建筑费,变相“补贴”发展商可九折起楼。但重建项目以单一招标推出,又全属逾600至800平方呎(英尺)的大单位,有议员质疑局方不必要为大发展商承担发展风险,“等于令发展商一定有赚”;市建局则强调,绝非运用公费资助发展商。
香港市建局:非公帑资助发展商
观塘市中心第二期发展项目包括物华街、协和街与康宁道一带,地盘面积达23.4万平方呎。市建局今日起邀请发展商就项目提交意向书,为期6星期,然后于5月招标,7月公布招标结果,项目预计在2019年落成。
市建局物业及土地总监温兆华表示,第二期项目包括4幢42层至48层高大厦,提供约1700个单位,实用面积全为约600至800呎。住宅大楼下要 建造一个约4层高、面积逾30万呎的多层平台,作为不少于28条小巴及巴士线,以及的士的交通交汇处,另设小贩市集、零售和车位等设施。多层平台要在2018年前完成。
承担平台成本“确保如期落成”
温兆华表示,市建局经评估后,决定承担平台的建筑成本,估计涉资逾17亿元,“如果要求发展商起,又规限何时起好,对他们的财务安排会无这样多弹性,财务上会有难度”。但他强调,市建局并非运用公帑资助发展商建楼,而是确保项目如期落成,落成后的公共设施会交由政府管理,商铺则归市建局拥有。他相信此举可吸引发展商投标,“流标可能性应该不存在”。
由于以单一标书批出,而非分拆推出,令项目超越荃湾万景㗖,成为市建局历来批出最大金额的标书,估计扣除市建局代支平台造价,发展商投入资金(包括地价和住宅建造费)达160亿元,相当于总成本九成。
近年市建局一直配合特区政府政策,增加中小型单位供应,标书亦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减低财团入场门坎促进竞争,但今次招标却打破有关做法,料只有具实力的大型发展商或合营财团才能竞逐。
称单一招标加快效率
温兆华回应,单一招标有助加快工程效率,若分拆招标会令时间表面对更多变量,而且要面对不同发展商的协调问题,一旦工程延误更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
由于重建全属大单位,若以已开售的“观月桦㗖”实用面积呎价达1.3万元推算,未来新一批重建单位楼价料达780万至1000万元。温兆华解释,项目对象定位为“换盘”的港人,如“观月桦㗖”买家不少是同区换楼客,由于项目属黄金地段,有足够交通及小区配套,认为售价合理。
立法会议员批评,市建局此举是开了坏先例。他指发展商绝对有财力承担公共设施,过往亦有先例,发展商入标会考虑所有建筑成本,“但市建局却帮忙承担发展商的风险,等于发展商一定有赚”,做法不合理。
学者:公众或质疑浪费公帑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授姚松炎指市建局此举会令公众质疑为免流标而浪费公帑帮补发展商,因一般发展商入标时,会计算公共设施的建筑成本,再提出入标价。他认为此举的好处是减少工程不确定性,“但市建局若为了避免流标而要运用公帑,就的确有问题”。
市建局非执行董事黄国健及许智文均称,董事会讨论市建局承担17亿元兴建平台时没太大质疑,认为此举能确保工程质量。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