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进口药盒装假药 “救命抗生素”没半点有效成分

10.04.2015  19:54
原标题:回收进口药盒装假药 “救命抗生素”没半点有效成分

  一支180元、用于极危重病人救命的进口抗生素,竟也被不法造假分子盯上了。昨天,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4年度食品药品十大违法案件。该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朱勤虎表示,去年全省累计查处食品药品行政违法案件5247件,其中qq群、微信圈日益成为供求信息发布平台、快递物流成为流通的主要渠道甚至是货款的代收平台。

   令人发指的假药案

   真瓶装假药,小标签露破绽

  2013年12月26日,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协查请求,希望确认协查淮安某医药公司是否从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购进过批号为120872的泰能注射液。

  “泰能的通用名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进口抗生素里算是最高端的了。”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专员杨波告诉记者,“泰能”这个药,一般是病情发展到很危重的患者用来抗感染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救命药。

  2014年1月,执法队员对新发现的这7个批次的“泰能”进行核查。“外包装和瓶子都是真的。”但对药物含量测定,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的检查结果均为0。

   层层抽丝剥茧,逮到北京供货商

  通过资金流向跟踪调查,华源公司的业务员王某“浮出水面”。据王某交代,假“泰能”系其通过互联网从北京的“宋经理”处购进。去年9月28日,专案组在北京丰台、房山等地一举捣毁了4个制售假药的窝点,抓获6名嫌疑人。而被假冒的进口药物不止“泰能”一种,罗氏芬、波立维、立普妥、舒普深等进口药物也都“中招”。

   内鬼”勾结造假,“洗白”后卖到医院

  该犯罪团伙勾结北京、上海等大医院保洁员回收这些高端进口药包装盒,然后自行填装国产的低端抗生素,一支的成本只有十几块钱,而真品价格达到了180多元。

  通过网络、电话联系买家等方式,这些假药低价销售到陕西、山西、江苏等地。甚至凭着足以以假乱真的外观,药品包装上套用厂家真实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再加上通过其他公司取得的销售资质证明等材料,假药“洗白”后,竟然反流到了合法的流通渠道和使用环节中,甚至包括大医院里。

  目前这批假冒的进口抗生素已全部被追回并销毁。(通讯员 滕志铭 记者 杨彦)

   另外七宗案件

  1 扬州市1·24李书敏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查处“金伟哥”“蚁力神”等产品中含有西地那非药物成分。

  2 泗阳县6·26特大非法制售贴敷类产品案:假冒生产并销售万通筋骨贴、麝香壮骨贴等14种贴。

  3 新沂市3·18生产销售假冒国际一线品牌化妆品案:查获假冒“倩碧”“迪奥”“欧莱雅”“兰蔻”“香奈儿”等多种国际一线知名品牌化妆品5.92万瓶(支)。

  4 海安县5·7跨省制售降糖假药案:家族团伙作案,无资质生产珍草活胰康、消渴平等5种降糖药品。

  5 盐城市5·6田芹等人利用互联网制售假冒玫琳凯等知名品牌化妆品案:假冒玫琳凯公司、雅芳公司等20多个品牌化妆品成品近25万瓶。

  6 滨海县3·23李永超等人利用互联网制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利用互联网制售含有西布曲明等非法添加物减肥食品。

  7 宿豫区9·24舒某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手工作坊制假、淘宝网店售假,查获“润肺咳喘灵胶囊”等9种假药6.14万瓶。

   其他典型案件

  造假“美瞳”请来韩国指导

  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查获的“6·10”孔某等特大非法生产销售软性亲水接触镜(俗称美瞳)案,查扣非法生产的成品美瞳130万瓶,抓捕非法嫌疑人9人,涉案货值达1.5亿元,被列为医疗器械五整治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该案中,用于生产的车床和塑料磨具都从韩国进口,并聘请了韩国专业的工程师对招聘来的工人进行培训。韩国专业人士的“指导”还渗透到其他环节,从原料进口到生产销售一条龙。

  为了逃避监控,该案的一个窝点还设在一处偏僻的山坳内,工厂内还放养了藏獒等多只烈性犬,稽查人员难以靠近,只能多日秘密蹲守,并在对面山头用长焦摄像机进行影像取证,最终掌握了该处窝点的大量犯罪证据。

  机修工胡乱配制壮阳药

  新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公安机关,查办了特大网络制售有毒有害壮阳类食品案。这件案子的主要嫌疑人周某,原来是名跟医药毫不沾边的机修工人。

  2012年初,正在一家工厂干机修工的周某有一次浏览网页,看到了一篇关于用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按一定比例配制性药的帖子,萌生了配制性药销售挣钱的念头。他从网上订购包封机等生产机器,通过网络联系印刷厂印制包装盒、说明书等材料,同样通过网店采购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及淀粉等辅料,自己制作模具灌装胶囊,生产商品名为蓝色引擎胶囊和轲臣胶囊的壮阳药。周某还制作了所谓的“官方网站”,并通过淘宝网链接进行销售,两年间,其线上和线下销售收入达到了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