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团队】 28个月,32000个粉丝,因坚持而成就不平凡

09.06.2016  02:54


28个月,32000个粉丝,因坚持而成就不平凡 

——记昌航科院优秀团队之团委微信工作小组


一个好的校园媒体是新鲜有趣的、是温暖愉悦的、是值得信赖的;一个优秀的校园媒体运营团队则是和用户一同经历、一同成长、融入他的生活。一个平凡的团队,28个月,32000个粉丝,是他们的坚持成就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团委微信工作小组是依托于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团委的一支服务全院师生,弘扬主旋律,与大学生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优秀团队,下设三个小组:发展规划、系统维护、日常工作,由王军成、芮扬、邓夏子以及若干学生骨干组成。团委微信平台创建于2013年12月,由团委牵头成立,旨在通过运营团委微信公众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不断提升学院形象,全面展现科院广大师生的良好形象。团委微信平台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校内外同学、家长及老师的广泛关注,每天至少上千次的功能使用,已成为同学查课表、查成绩、获取校园资讯的首选工具。

从无到有,由有到优,提升校园形象,全面服务师生

      为了贯彻落实科技学院2014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占领好新时代网络宣传阵地,利用新媒体完成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要求,团委牵头成立的工作小组不负使命,坚持管好阵地,建好队伍,通过运营团委微信公众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不断提升学院形象,不断展现科院广大师生的良好形象。并将“团委官方微信”平台运营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以提升学院形象,全面服务科院广大师生为根本出发点的新媒体平台。

        在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团委微信从无到有、由有到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绩。科院每年在校生约6500余人,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历经两年多发展至今,收听人数超过32000人,覆盖全校99%的师生,在2015年获得腾讯公司发布的9月腾讯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排名第2名,12月14日获得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全国团组织微信排行榜第4名;12月16日“江西发布”发布的江西高校微信排行传播力第2名、互动影响力第1名,周总阅读数为58124,总点赞数为10859。自2015年1月以来,微信图文周阅读人数屡创新高,每周阅读量平均达到20000次(周活跃人数约8000人左右)。在首届全省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微信工作小组报送的《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获得全省网络优秀公众案例类三等奖。

在日常的微信工作中,团队成员特别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全院广泛征集网络青年文明志愿者,坚持提供平台,打造队伍,积极发动影响广大师生参与。小组成员芮扬说:“我一直都特别想感谢这些志愿者们,他们的每一次阅读,每一次点赞,每一次转发分享,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这些志愿者都是由各学生组织、班级的骨干,优秀代表,还有历届校友组成,他们是微信团队最坚实的群众基础,通过他们的传播不断影响全院师生。

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后,他们不骄不躁,仍坚持团队创建的初衷,在尊重科院青年学子个人追求的基础上,推进校园资讯信息化,通过积极向上的图文、丰富多彩的线上与线下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一同成长,融入生活, 365天推送,院领导新春送祝福

团委微信工作小组坚持和粉丝一同经历、一同成长、融入他的生活。“一同成长,融入生活”,这听起来像是在谈恋爱。团委微信工作小组希望粉丝在使用团委微信公众平台的时候有恋爱的感觉,粉丝会感到在使用时是温暖的、愉悦的,他们一直努力做让粉丝愿意信任、依赖,能融入粉丝生活的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工作小组为了能实现这个愿望,坚持365天每天推送,这已成为科院团委每个微信人的日常生活元素。小组组长王军成说:“365天,天天有工作,能坚持下来的原因除了对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团委宣传部学生骨干的执着与热情外,最鼓舞我的就是学院领导的支持,院长连续两年在团委微信上为全院师生送祝福,每年院领导送新春祝福的话语总是暖入人心。”小组成员坚持提早谋划,主动出击,《院长新春送祝福》栏目已有两年,殷切期盼、温暖的祝福,让离校回家的师生仍能体会到院领导的用心。

创建新型教务平台,上百万次的使用

为了能让科院的老师、同学能更快捷地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消息。将学校内相对独立部门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统合,整合了教学与科研办公室、后勤与资产办公室、招生与就业办公室等多个与学生学习紧密相关、但又相互独立的部门信息资源,最终达到了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将考试通知,必修课、选修课通知,后勤相关、招生就业等资讯进行归整,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第一时间的发布,解决了同一信息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发布后出现差异的问题,实现资源信息的统一,建立了一个与学生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能够实现快速化、多样化、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微信工作小组特别整合了教务开发一键查成绩、智能课表系统等功能,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新型教务平台,微信即可一键查询成绩、查询课表,截至日前,团委微信查成绩功能已被使用150万次。

推出校园榜样栏目,让人人都可以出彩

让每个人“共同拥有出彩的机会”。微信工作小组坚持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培育,打造校园“每周一星”。“每周选出一名具有代表性、在院内外有较大影响、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学习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人人都能成为学院里的正能量‘大明星’。”小组成员邓夏子详细地介绍说,“这就是团委微信每周日推出的特色栏目《每周一星》。”

        微信工作小组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把自下而上的评选推荐与自上而下的考核结合起来,多渠道地发现和宣传典型,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充分考虑年级层次、专业结构;既抓全面典型,又立单项标兵;坚持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做好先进典型的平台宣传工作,以先进典型鼓舞人、塑造人、发展人,大大激励了大学生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每周一星》点击量每一期均超1600人次,从2015年至今,定期推送67期,已树立67位校园之星学习榜样,在微信平台刊播点击量累计突破10W人次,转发量超过5000次,通过分享、转发至少影响五万人,策划坚持在校园中寻找榜样,优秀同学的表现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榜样示范作用。

      微信工作小组在科院团委书记王军成的带领下,善于激发团队精神,团结一心,上下拧成一股绳,持之以恒,呈现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我院新媒体工作做出了新的贡献。每一个团委微信人仍在以饱满的热情奋力工作,将团委微信建设成为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平台是他们坚定的目标,微信团队定将继续努力,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