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械再获扶持:政策虽美 更需落地

28.08.2014  02:30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对8月18日至8月24日医药行业舆情的监测发现:日前,国家卫计委、工信部大力倡导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分析认为行业将迎来重大机遇;“冰桶挑战”掀起网络狂欢,“渐冻症”等罕见病进入公众视野,舆论纷纷呼吁建立罕见病立法保障和救助机制,给罕见病患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对于频繁出台的政策红利,媒体和业界不再一味“唱盛”或“唱衰”,而是将更多目光集中在政策的落地实施上,对后期效果的审视和反思也逐渐增多。整体来看,舆论反馈已日趋理性。

两部委力挺国产医疗设备 医械行业将迎“最好时代

8月16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称,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为推动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发展,将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

李斌表示,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降低医疗成本的迫切要求。加快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推进普及应用,发挥国内企业比较优势,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遏制就医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业内分析指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小、散、乱”的特点,目前尚未有一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公司,技术相对落后;医疗器械使用比例过小,消费仅占到药品的约14% 。这也显示出行业存在巨大的前景和空间,在政策持续支持、医疗服务扩容、行业秩序和结构优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的创新激情和原动力将被激发,迎来“最好的时代”。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的前景也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等企业在高端市场的份额超过70%,有分析认为,扶持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对外资品牌造成冲击,外企或将成为反垄断新目标。但也有企业负责人认为,一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才是国内设备企业的主战场,外资设备在三甲医院的垄断地位在短时间内很难动摇。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也表示,医院要考虑利益和责任,买方市场的竞争还是要靠产品说话,而外资企业也将调整在华经营模式,“中外合资”将是大势所趋。

冰桶挑战”风靡 罕见病受关注

近日,在互联网、娱乐界、体育界、商界等诸多名人的参与带动下,“ALS冰桶挑战赛”传入中国,迅速风靡网络。这一公益活动营造了极强的关注效应,在救助“渐冻人”的火热风潮,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一系列罕见病得以“解冻”,大范围、高频率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新浪微博显示,截至8月26日,#冰桶挑战#话题阅读量达39.1亿,讨论量超过360万。

狂欢之余,诸多媒体、业内人士展开了对罕见病的探讨。

无定义、无立法援助”,这是网易对罕见病在中国现状的总结。因为患者少、市场小,医药公司不愿在药物研发和治疗方面投入,所以罕见病的医疗费用昂贵且大都在医保范围之外。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均有针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法规,在中国却仍是一片空白。对罕见病官方定义的缺失,被认为是目前罕见病相关政策制定的困难和瓶颈。

完善政策法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成为舆论的主要诉求点。

正义网称,应该颁布《罕见病防治法》,建立罕见病特种医疗制度,使罕见病防治工作有法可依。

华西都市报》呼吁公共部门接棒“冰桶挑战”:娱乐式的冰桶挑战,展现了快乐慈善可以达到的宽度,而公共部门能否借机完善罕见病救助的保障体系,则决定了这项活动可以达到的深度。

在强烈诉求之下,主管部门的态度成为企盼焦点。国家卫计委被“点名”挑战,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以个人名义捐款,官方微博@健康中国 呼吁关注罕见病患者,表示“会继续努力给罕见病朋友更多希望和机会”,被视为“一次公民与官方的良性互动,客观上强化了政府部门的意识”。

齐鲁时评代表了舆论和公众的普遍意愿:惟愿这次活动,能被看作是一次民意的表达,能被看作是一次公众的发力,继而推动政策的倾斜和政策的完善。正如一名网友所言:“冰桶挑战”不单是玩乐,真正关爱渐冻人、罕见病,才是这场网络狂欢的落脚点。

一周行业热点

1、食药总局回应人大代表实名举报:辽宁依生质保体系存严重缺陷

8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和河南省人大代表张译,在新浪微博实名举报国家食药总局数位官员渎职,涉及国家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药审中心副主任尹红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沈琦。

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对举报中提到的“疫苗批签发致4亿损失”进行回应,称举报者质疑的117批次疫苗“不予批签发”有事实和法规依据:因辽宁依生质量保障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上述疫苗被发现存在被细菌污染风险,为确保人民用药安全,建议不予批签发,并书面通知了企业。

2、1号店获批互联网医药平台试点 药企巨头“触网

监测期内,“医药电商热”继续升温。

证券时报网8月20日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于7月25日正式批复,同意1号店成为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企业。这是综合电商企业获得的首个资格,所有入驻1号店开放平台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将可以在1号店开展药品B2C网络零售业务。

医药企业同样动作频频。以岭药业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孙公司石家庄以岭药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标志着以岭药业正式进军医药电商市场。国药股份也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积极打造自有电商平台,抢占零售终端市场。

北京商报》认为,医药电商市场虽处在发展初期,但已初显博弈。现阶段多是专业药品流通企业在做医药电商,但随着药品生产企业加快布局,逐步丰富渠道资源和品种资源,提升营销管理经验,再加上独特的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和药品生产研发优势,医药电商谁主沉浮还要经过市场考验。

3、福建药品招标“唯低价”遭强烈反对

日前,福建药品招标因重提“唯低价是取”,招致众多药企和医药协会反对。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由药促会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共同起草的意见书已正式递交至福建招标办、国家医改办、发改委、卫计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

其中,低价药再进行双信封招标,被认为将使低价药进一步血拼价格,失去生存空间。虽然卫计委未明确表态,但《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指出,从其反复重申“挂网采购、不招标”的提法来看,卫计委并不支持福建模式。

一周政策摘要

1、卫计委重申低价药直接挂网 9月将全国督查

低价药政策诞生以来,总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因实施进度较慢陷入尴尬。近日有卫计委传出消息,将在9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对低价药政策开展督查。有关人士表示,低价药将是未来药品分类采购政策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大量的矛盾集中在省级招标上,今后可能省级招标的药品范围会缩小,低价药、妇儿用药、独家专利品种等都会有不同的采购政策。(《21世纪经济报道》)

2、安徽推进最严限抗令:53种常见病禁止输液

8月18日,安徽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将包括感冒发烧、慢性咽炎、小儿腹泻等53种常见病列入禁止输液名单,进一步推进“限抗令”。

业内人士认为,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是最受安徽省新政影响的两大品类,其销售也将会受到影响。安徽率先提出输液管理的要求和具体措施,并明确53种常见病禁止输液,将对其他省份起到启示作用。(《每日经济新闻》)

3、粤食药企业违法生产销售将入“黑名单

广东首个食品药品“黑名单”规定将于10月1日开始施行。根据《广东省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情节严重,受到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毁灭有关证据,造成严重后果,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等五种情况将被纳入“黑名单”。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等情况,亦将入“黑名单”目录。(《南方都市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