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胡建兵:国人须打破唯“洋品牌”是从的思维

29.10.2014  11:15

  台湾顶新黑心油事件愈演愈烈,在劣质猪肉之后又查出问题牛油,而这一次康师傅的老对手统一企业也中枪。记者昨天从统一企业中国公司了解到,台湾统一的19款产品使用了顶新问题牛油而采取了预防性下架。尽管统一称大陆市场未涉及,但其天猫旗舰店上仍有问题商品销售。(10月28日京华时报)

  在国人的眼中,“洋品牌”企业都是一诺千金,很注重面子,很看重商业诚信的。绝对不会做出那种投机耍滑,短斤少两,为了蝇头微利不顾企业声誉的事情。但事实上,“洋品牌”近年来在大陆市场屡屡出事。就在前几天,哈尔滨“统一”企业有限公司被曝售卖过期方便面,并可得到厂家补贴;三年前,国际零售业集团沃尔玛在重庆被曝把普通冷鲜肉当作“绿色食品”卖。前不久,被曝出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对于频频被曝光的国际知名大品牌质量问题,打破了国人唯“洋品牌”为是的习惯思维。许多民众尤其是那些钟爱“洋货”的人们,因此变得惶惑不安,没想到原来“洋品牌”企业也会如此卑鄙。

  其实,有质量问题的“洋品牌”屡屡混进大陆市场,不仅显示出大陆社会诚信经营环境的缺失和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现状,更显示出由于国人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而使一些“洋品牌”企业产生了“鱼肉”中国消费者的“垄断企业心态”。一方面,在国外走廉价路线的“洋品牌”却在中国市场再也不打廉价牌,而是私下地形成了高价联盟。生产的时候也是在国内、国外两套标准,在国外很少违法生产的企业,在大陆却不断发生不规范经营的问题。

  这些“外来和尚”频频念歪经,关键是这些企业在大陆面对的是与境外全然不同的经营环境。企业门槛低、企业竞争激烈,为追求最高利润,削减成本,占有市场,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来击跨对手或达到目的。虽然“洋品牌”也经常出现问题,但由于国人对“洋品牌”怀有一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这些“洋品牌”虽然有些质量问题,但比起国内同类产品来,质量还是要好得多,这种理念导致“洋品牌”企业更加傲慢。另外,我们长期以来让这些“洋品牌”企业享受了太多的“超国民待遇”,从而滋养了这些外企的傲慢心理,仿佛大陆经济离开了他们这些企业就没法腾飞。正是因相关的政府部门监管执行不力,使“洋品牌”放低了社会责任标准,成了一群被宽容的大陆消费者和优惠政策严重“宠坏”的孩子。

  从“洋品牌”接连出现问题的事实中,国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洋品牌”企业也有见利忘义的。因此,我们的消费者必须也像对待境内产品一样,也对“洋品牌”进行严格的审视,不能盲目崇拜。我们的政府部门更应该像监管境内产品一样对洋品牌加强监管,只有将消费者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敢于对违法的奸商处以重罚,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才能不给“洋品牌”任何钻空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