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扭转政令不畅“堰塞湖”现象

21.10.2013  12:16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落实促改革调结构措施 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基础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半年多来国务院出台的促改革、调结构措施落实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抓好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基础的相关工作。

   三季度我国经济稳中向好

  会议指出,面对今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科学判断,我们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定力、稳定政策,稳中有为,创新调控方式,坚持不扩大赤字,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推出简政放权、贸易投资便利化、利率市场化、扩大营改增试点等多项改革,出台巩固农业基础、释放内需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民生改善等政策措施,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上下限,从而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社会预期,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不断积累积极因素。刚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三季度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农业丰收已基本定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呈现积极变化,城镇就业继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长远后劲

  会议研究了促改革、调结构各项措施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要坚定信心;在经济稳中向好时,也要保持清醒头脑。要看到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发展还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仍很繁重。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但还需要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继续抓好已出台措施的落实,使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让政策效应持续发挥,真正做到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夯实稳中向好基础,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长远后劲。

   克服拖延应付和搞变通行为

  会议要求,一要以政策兑现为目标,毫不松劲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政策措施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完善和细化配套措施,以务实高效的工作,让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进一步稳定来之不易的积极向好的市场预期与社会信心。二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克服拖延应付和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研究推进改革的具体措施,让市场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努力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要以塑造竞争新优势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加大金融等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谨防各类风险;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四要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继续鼓励就业创业,切实落实促进大学生和困难群体就业各项措施,完善配套细则。健全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对已出台的促改革、调结构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自查,国务院将组织督查。力争使政策措施取得更大成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向好,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权威解读

   继续推进市场化是本届政府改革方向

  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7.8%,较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政府的投资活动发挥很重要作用,但企业发展的动力还不够强劲。下一步,除了应让政策措施尽快“落地”,稳定来之不易的积极向好的市场预期与社会信心外,更重要的是用改革的办法调动市场力量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积极性,为企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包括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环境,改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转变发展方式等。在宏观稳住的基础上继续放活微观,引导企业提升自身能力和发展水平,整个经济增长的基础必然稳固。这些,都需通过改革的办法来实现。

  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认为,从已经推开的包括简政放权、贸易投资便利化、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可以看出,继续推进市场化是本届政府改革的方向。可以判断,下一步将有更多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改革措施出炉。此外,从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可看出政府对经济长远发展的考量。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政策到位,可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等,扩大内需增长潜力,扩大经济结构变化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为未来发展奠定更广阔的基础。

  据新华社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