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纪事

28.11.2014  18:52

   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

  ——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纪事

  “慢慢子,慢慢子,差不多,差不多……通了,通了!

  望着清晰的电视画面,寻乌县三标乡富寨村村民黄洪金笑了。多年来,这个村由于地处边远,一直没有接通有线广电网络。中宣部对口支援寻乌县后,积极协调国家、省广电部门支持该县做好广播电视覆盖工作。今年秋天,包括黄洪金在内的2万多户农村群众家里都装上了卫星地面接收器,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2012年6月28日,倾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关爱的《若干意见》出台,从国家战略层面为赣州量身订制了一系列整体性、系统化特殊扶持政策,对口支援正是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之一。

  政策倾斜、项目扶持、资金支持、人才保障……让老区人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这个共同的梦想,领受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以其优势的资源和持续的力量,全方位对接渴求发展的赣南。赣南老区人民欣喜地看到,他们的盼与需正在化作现实。赣州这块浸润光荣与梦想的红土圣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政风到民风、从物质基础到精神风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架起中央和老区“连心桥

  赣州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万里长征从这里出发,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苏区精神从这里诞生。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赣南人民都勒紧裤腰带,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对于这块至今后发展、欠发达的红土圣地,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充满深情,高度关切。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构想提出以来,多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给予支持。2012年4月,42个国家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行程2.5万多公里,分赴赣南18个县(市、区)实地调研,高效推动《若干意见》出台。

  2013年2月25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将赣州11个县(市)纳入国家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范围,国家给赣南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占赣南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

  2013年8月30日,中央决定,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组织部牵头,39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江西省赣州市18个县(市、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国家行为如此集中支持一个设区市,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各对口支援单位结合受援县(市、区)实际,突出援县促市,量身订制扶持措施,为赣州改革振兴注入了蓬勃生机和强劲动力。

  目前,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相继下发10个文件,分别批复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南康撤市设区等重大事项。39个国家部委深入各受援地开展对口支援调研;37个国家部委出台45个高含金量的具体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或文件;39名部委挂职干部积极融入受援地展开帮扶;多项国家部委改革试点在赣州先行先试、探索实践。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对口支援将中央的惠民德政送到赣州千家万户,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洼地效应加速形成,老区人民感恩之情发自肺腑:“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党中央与老区人民心连心!

   开启部委与赣南“直通车

  定南县残疾人康复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大楼已完成三层楼面浇筑,预计明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该项目得益于中国保监会对定南的对口支援。今年10月,中国保监会多方协调筹措资金400万元启动项目建设,建成后将为4000多名残疾人提供康复和托养服务,为5000多名残疾人提供培训就业服务。

  教育部下达中央资金16.56亿元支持赣州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民政部安排专项资金2.7亿元支持赣州修缮散葬烈士墓5.3万座,国家电网公司投入12亿元支持赣州农网改造升级和智能电网建设……各对口支援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多管齐下,想方设法助推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针对赣州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对口支援单位在项目布局上优先考虑,开辟“绿色通道”,有力增强振兴发展的物质支撑和内生动力。如今,黄金机场改扩建、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加快推进,赣韶铁路建成通车,赣南老区人民企盼多年的昌赣客专将于年内开工,赣深客专、鹰瑞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赣州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发展环境加速改善。

  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积极推动下,赣州综合保税区、瑞金和龙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继设立;教育部与江西省政府共建赣州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科技部支持赣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已完成评审并报国务院。一系列的重大平台建设,使赣州的产业承载力、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虹吸效应”显现。2012年以来,全市引进投资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个,投资亿元以上企业167家。

  对口支援单位助力赣南苏区振兴,赣州积极配合、主动对接,全面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对口支援龙南的具体方案后,龙南随即规划建设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启动建设食品药品产业园,加大企业技改力度,致力打造全国新兴食品药品产业基地。

  好风凭借力,扬帆再远航。对口支援工作畅通了国家部委和赣南老区对接互通的快捷通道,使信息交流更加顺畅、工作对接更加便捷,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的无缝衔接,促进了扶持政策、项目、资金高效落地,目前,《若干意见》明确的45条支持意见236个事项中,已落实33项,占14%;正在落实175项,占74.1%。

   开辟干部锤炼“实训场

  振兴发展,不仅需要资金、项目,更需要人才智力支撑。为此,对口支援单位通过干部双向挂职、组织人才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式,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强化人才和智力支撑。

  今年初,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精心挑选的39名才俊,正式踏上赣南这方红土圣地,开始为期两年的对口支援挂职工作。赣州成为挂职干部深入了解基层、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实践本领的课堂。

  挂职南康区的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干部王纪恩,很快从“国家机关干部”的身份转到“基层干部”上来。在他的积极沟通下,中国民航局已正式印发《关于中国民用航空局对口支援赣州南康工作方案》,支持赣州开通了两条航线,核拨了赣州黄金机场中小机场运营资金补贴1208万元,并确定7月1日起增开上海浦东至赣州的航班,使赣州至上海航线加密到每日两班。

  对口支援兴国县的民政部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两位挂职干部,一男一女,都叫李伟。两个李伟,发挥各自优势和才智,全身心投入到对口支援工作中。民政部李伟,大力推动社会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争取到华北电力大学校友会在兴国县开展“绿色电力点亮长征路”活动,投入近80万元为困难农户免费安装光伏发电设备;联系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神华公益基金会、陈香梅公益基金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等多家基金会在兴国开展教育捐助和公益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李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向全国妇联争取“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为10所学校争取了100万元的直饮水工程项目;为留守儿童争取了“相守计划”资金50万元,为60个学校争取了“金叶育才图书室”和50台电脑、50台投影仪,价值200余万元。

  加大人才培训,为赣南振兴发展留下一支“不走的队伍”。为此,审计署每年为赣州市审计队伍举办一期审计专题培训班;教育部加大了对赣州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支持赣州实施两区人才支教计划1932名、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计划1117名、特岗计划3263名,并协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其附属中学对口支持我市有关学校教师培训、挂职锻炼……

  中宣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等对口支援单位纷纷出台具体帮扶措施,选派出骨干力量,向赣南输入强劲的发展能量。如今,赣南大地处处活跃着对口支援单位挂职干部的身影,他们亲力亲为,无私奉献,源源不断地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送来政策、项目和资金等。

  干部双向挂职中,30名赣州干部“上挂”中央部委交流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增强了把握宏观、理解政策、运筹谋划、操盘落实的能力。选派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挂职锻炼的兴国县县长赖晓军说,通过到国家部委挂职,“零距离”感受了国家部委规范的运作模式、科学的工作方法,大大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记者杨晓安 张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