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大半个中国的生命援助 江西仁医感动新疆

12.12.2014  17:01

    新华网江西频道12月12日电 (记者高皓亮 邬慧颖)“今天那里冷吗?”“冷,在室外半小时就浑身冰冷。”晚上六点,江西上饶市天已擦黑,下班回到家里的钟俊颖和丈夫发完微信后开始做晚饭,读高三的女儿吃完饭还要回学校上晚自习。

    五千公里外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天上还挂着太阳,46岁的张景辉正在准备一台手术。自今年春节后来到新疆,张景辉还没回过家。6年3次援疆,张景辉不仅成了能说当地方言的荣誉市民,更成为一名感动新疆的外地人。仁医仁心,对生命的守护使他赢得了边疆民众的尊重和信任。

  张景辉妻子钟俊颖手机上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新华社记者 高皓亮 12月4日摄)。

    仁医仁心:横跨大半个中国的生命援助

    2008年8月,张景辉第一次援疆。他的第一台手术是为一位叫海力力·吐尔逊的小伙子做胃穿孔修补,用微创技术仅留下三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患者手术当天就能下床活动。海力力的哥哥给张景辉送来了自家种的瓜果,两年前他因为同样的病做了手术,住院一个多月才恢复。

    克州医院在硬件设施上并不逊于内地,然而医护人员的匮乏和医技的滞后却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群众就医。“张景辉他们的到来既救了命,还给老乡们省了钱。”在克州人民医院工作了24年的卡米力江告诉记者,此前受技术所限,一个肿瘤切除手术需要到1000多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去做。

    “不论在哪里,医生的使命就是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张景辉说,“治好一个患者,得到的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村子的友谊和信任。”每当患者病愈出院,淳朴的家属经常送来自家种的核桃、红枣。而在医院,张景辉手把手教同事微创外科技术,作为回报,他吃到了最正宗的羊肉和拉面。

    “留下来吧,这里的老乡和朋友们都喜欢你。”在卡米力江和同事们的劝说下,2009年第一次援疆结束后,张景辉选择继续留下。2014年初,回到江西不到3年的张景辉再次主动报名援疆。当卡米力江看到来克州的内地医生名单,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

    2014年11月16日,张景辉被当地民众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张医生做的手术花钱少还容易恢复,他救了我们的命,我们愿意投他的票。”在克州医院刚做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阿图什市青年阿地力说。

    伉俪情深:把家交给我

    上饶市和克州有近3个小时的时差。每天晚上女儿从学校上完晚自习回到家中准备睡觉时,新疆的张景辉才刚刚下班。为了不影响女儿休息,夫妻两人基本不打电话,都是发短信或微信联系。对张景辉来说,家人的声音每次也只能通过微信上短短的几十秒才能听到。

    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生活虽然有诸多不便,但钟俊颖很少向丈夫抱怨,唯有一次例外。今年8月的一天,女儿在家里突然晕倒,听到声响的钟俊颖冲到女儿跟前,但女儿和自己一样高,她根本抱不动。绝望之余只能干等晕过去的女儿苏醒。“当时手机也不在身边,又急又怕,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今年女儿上高三,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本来打算阻止丈夫第3次援疆,但看到张景辉提到新疆的那股兴奋劲儿,钟俊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她说,只要辛苦点,自己肯定能照顾好女儿。

  张景辉(戴眼镜者)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人民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2010年6月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仁心传承,筑起大爱之桥

    “老师说新疆人民很热情,大漠风情很独特,就是有时会有点孤单。”30岁的易政国7年前进入上饶市立医院时是张景辉的“学生”。他告诉记者,等自己满足援疆的条件,也会像老师一样去新疆。“那里需要人才,有更大的舞台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2010年援疆归来后,张景辉被委以重任。由于涉及业务交接等诸多事项,医院并不同意张景辉再次援疆。在他一再坚持下,第三次援疆才最终得以成行。

    张景辉说:“我只是一名外科专业的临床医生。虽然有时语言不通,但每当为患者解除了病痛,看到他们信任的眼神,也就深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

    “内地医生援疆,既是医疗资源上的互补交流,也在传递对生命的珍爱,这是医生的本职工作。”上饶市立医院院长戴军说。

    张景辉介绍说,第一次援疆时江西援疆医疗队只有4名医务人员,而这次共有14名医务人员和一起到新疆开展工作。他说,无数个援疆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获得了新疆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筑起了一座传递大爱的桥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