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以“造血式”帮扶践行群众路线
国际学院“励志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共同启动“励志计划”
1%工程资助学生与嘉宾合影留念
邓辉副校长寄语广大贫困生
国际学院院长杨慧与“1%工程”、“好青年”“麦田计划”签订合作协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关注关爱贫困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12月20日下午,国际学院举行贫困生“励志计划”启动仪式暨“1%工程”资助国际学院贫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席、“1%工程”基金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汤建人,我校副校长邓辉,中国联通江西省公司副总经理赵和震等出席签约仪式。
邓辉高度评价了“励志计划”在人性教育、全人格塑造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国际学院在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创新上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他引用《周易》中的名言“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而后天助之”赠予贫困生,劝勉他们坦然接受他人帮助,希望全体贫困生“汲取正能量,成为正能量,释放正能量”,并将其作为友善的投资,树立自立意识,提升自立能力,并且通过自身的能力意志更好地实现自己、帮助他人。
国际学院院长杨慧充分强调了“励志计划”变“扶贫”为“扶志”的内涵意义,无论是公益项目的合作引入、爱心商店的设立与运营、课外科技活动的物质鼓励、海外研习团的全额资助,还是“自强之星风采大赛”、“心理咨询讲座”的举办,都传递着一个共同的理念:“传递爱、分享爱、收获爱。”杨慧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励志计划”中关于“爱”的主旋律,全情投入、提升自我,在自己的进步中搭起成功的阶梯,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作为受助学生代表,2012级国际金融专业的丁仔娟同学说出了贫困大学生的心声,她用自身的自强经历告诉大家,贫困生代表的不是悲伤,而是励志坚强。她说,虽然家庭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但她不是天生弱者,也有着帮助别人的能力与需要,她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据悉,为增强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自给自足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或将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模式转换,或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勤工俭学、志愿服务机会。更有包括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内的慈善机构,通过具体的项目培养高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变直接的经济资助为能力培养,以“造血”方式提高贫困生的竞争能力与生存技能。(文/廖春妍 图/孙坚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