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企业家自掏1200万元为村民盖42套别墅(图)
座落在大山深处的别墅小区。
建盖近3年后,前天,20栋橙顶白墙的“小洋楼”在群山深处的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则黑乡万德村万古莫村组落成。村民们煮起大锅饭,庆祝新居落成。之后,一家独住山头或三五家聚居在山坳里的42户村民就可以住进这片“关院长”为他们建造的新家。
“关院长”,是村民对关祥祖的昵称。这位有过从军、学医、任教、科研、办学种种经历的“富贵者”,回到家乡,不仅出资修筑通车的硬化道路,还耗费1210万元,为村邻们建造了一栋两户,每户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可供42户人家居住的“则黑乡万德永祥新农村”。
对于自己所为,关祥祖说:“我现在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就应当回报家乡。”
村民小区外挂着“小康”条幅。
盖这些楼 花了1210万
禄劝县城130多公里外的则黑乡万德村,在延绵群山环抱中,偏远又闭塞。从禄劝县城出发,一路途经禄大公路和弯急坡陡且常有落石、滑坡的土路,历时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当地人听到万德村都有点害怕,因为道路难走的程度“是让人手脚都抖起来的”。而要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修建别墅,更加难以想象。
从禄劝县城一路颠簸来到万德村,目之所及尽是巍峨群山。
两天前,在这片橙顶白墙的“小洋楼”前,村民们煮起了大锅饭,庆祝新居落成。
“感谢关院长,真的,我有说不出来的心情,反正是非常高兴的。”万德村村长李正学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68岁的吴大妈和村里的老人们坐在边上晒着太阳,看着稍后便可以入住的新居,脸上满是笑容。“我们真的特别高兴。”
昨天,村民们抓了阄选好新家准备在春节前搬进“关院长”为他们盖好的小别墅。
这批“小洋楼”耗费1210万元资金建成,一栋两户,每户的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共计42套房,可供42户人家居住。如今,村民们亲切的称此地为“则黑乡万德永祥新农村”,以此表达对关祥祖的感激之情。
不仅盖房 他还修公路
对于村民的感谢,现年65岁的关祥祖说:“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定会竭力为家乡作贡献。”
不仅盖房。山高坡陡是万德村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从禄劝撒营盘镇到则黑乡的柏油公路与万德村委会的距离,只有3公里,但由于村子不通公路,人们到则黑乡买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都只能依靠人背马驮,每出村一次,都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2008年,关祥祖请来专业人员,勘测山体、测绘路线,万德村的群众自发出工出力,在村庄山腰的沟堑间挖通一条连接到撒则公路的狭窄土路。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2013年,关祥祖出资100余万元开始扩路筑桥,他租赁一台挖掘推土机,并亲自坐上挖掘机指挥施工,把原来的土路延伸、加宽、拉直、硬化……经过近一年施工,2014年春节,连接到撒则公路的3.8公里水泥硬化路通车了。不仅如此,关祥祖又出资打通万德村委会17个村组的通村道路,修起5座村民桥梁。如今的万德村,家家门前有公路、户户门前可乘车,已成为则黑乡最为通达便利的村委会之一,2700多名村民因此受益。
人物
关院长
入伍、学医、任教、办高校
给村民建小区,2012年,关祥祖便开始计划。这来自于他从小就立下的一个志向:等哪天有能力了,一定要给村民们盖一个小区。在外闯荡多年,终于功成名就,但儿时的梦想,从未改变。
万德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武正能说:“只要是关院长承诺要做的事情,每一件他都做到了。”万德村的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关祥祖为关院长,对于他这些年来为家乡做的实事、好事,村民无不交口称赞。
关祥祖1949年出生在禄劝则黑乡深山中的万德村万古莫小组,幼时时经历过贫苦的生活,1968年入伍。在部队里,他是战友眼中的“热心肠”,帮扶“五保”老人、为群众做好事。1971年从部队退伍后,关祥祖作为工农兵有幸成为当年禄劝仅有的4名大学生之一,进入云南中医学院深造。毕业实习期间,关祥祖从洪水中抢救了当时价值3万多元的药品,并将一位老医生背到安全的地方。毕业后留校任教,经20年民族医学领域的潜心钻研,1994年,关祥祖创办了一所民办高校,至今,学院已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民族医学高校。
离开家乡50年,一口乡音未改
在众人眼里,关祥祖是一个为人低调的“家人”,关祥祖向来做人做事不图名利,且生活作风朴素。“从小,关祥祖就特别喜欢做好事,过去生活困难,我们都要上山挖野菜,他经常帮着瘦小的同学们背野菜,对大家都很照顾。他做过的好事,真的太多太多了,我都数不清。”68岁的苏知顺大爷是关祥祖的小学同学,自小便一起长大。“关院长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人低调,做了好事从来不四处宣扬。有时候我们去学校里看他,都会看见他和学生们一起吃食堂。”
从军、学医、任教、科研、办学、立业,关祥祖离开家乡已经50年,但他却一口乡音未改,在关祥祖心中,贫穷落后的家乡仍然是他最牵挂的地方。
“人要懂得感恩,要有孝道。这块土地养育了我,这里的水养育了我,在党的培养下,我现在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就应当回报家乡。”关祥祖感慨地说,自己出生在大山,是大山的儿子,为生他、养他的故乡和父老乡亲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尽力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是他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付诸行动和值得骄傲的事。年过六旬的关祥祖皮肤黝黑、精神矍铄,说话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定会竭力为家乡作贡献。” 记者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