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老汉倾尽50万积蓄助学(图)

25.09.2017  17:36

    萍乡六市乡92岁老人王振美成立乡教育基金会

        15年没买过新衣服 称自己“只要留着几块钱吃饭就行了

文/图 全媒体记者罗丽萍

        中国江西网讯 50万元,对很多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在萍乡莲花县,普通农民、92岁高龄的王振美老人却毅然捐出自己毕生积蓄50万元,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据悉,王振美老人在生活中节俭到“抠门”,吃穿能省则省,15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对于助学,他很淡然地说:“我只要留着我吃饭的几块钱就行了。

王振美(右一)给孩子们捐赠书包。

        15年没买过新衣服却捐毕生积蓄助学

        92岁的王振美,头发灰白,走路颤颤巍巍,但背挺得笔直,仿佛一棵傲松。

        “他生活费一个月才两三百块钱,吃穿能省则省。前两天帮他扔掉发霉的花生,他还生气,说他还要吃呢。他的柜子里也全是旧衣服,上一次买衣服还是在15年前。年节时我们姐弟买给他,会被他说浪费。”9月24日,在莲花县六市乡,说到父亲王振美,王明太苦笑说,父亲做了一辈子“吝啬鬼”。

        可就是这个15年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的92岁“抠门”老人,在助学上慷慨得判若两人。日前,六市乡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对家庭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及优秀教师给予资助和奖励。基金会的原始注册资金50万元,全部来自于普通农民王振美。

        王振美并不富裕,50万元是他毕生积蓄。捐出时,不光乡亲们感到惊讶,连家人都是在他捐助手续办完后才知道。“我们五个兄妹知道后是很错愕的,因为我们家境并不宽裕,好几个还处在贫困状态。”王明太说,父亲一直对儿女要求严厉,平时借他一分钱都要如数归还。得知父亲捐出50万元积蓄,以前患癌症花费不少钱的妹妹情绪激动掉泪。但父亲并没有打消念头,说为了贫困孩子能读书,这个事一定要办。“知晓父亲的坚定与初心后,我们兄妹最终理解了,帮助他打理基金会的事宜。

        曾当过教师做过生意 一直心念贫困生教育

        王振美在莲花县小有名气,曾务过农、教过书、做过生意,是乡亲们一致称赞的能人和好人。30多年前,王振美在莲花县做生意时,一个交易商交款时把2万元数额错弄成3万元。王振美发现后,连夜赶到交易商住处,把多得的1万元还回去。正因为他的诚信与踏实,很多人认准了找莲花县老王做生意。

        说到从事过的职业,王振美说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教师。1942年,王振美在六市乡私塾当了3年老师。“我只上过小学,一直对自己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感到遗憾。当教师的时候,把知识传授给孩子,让我觉得很满足。”目睹贫困家庭供孩子读书不易,加上自身经历,帮孩子们圆读书梦的念头一直萦绕在王振美脑海。长期以来,他一直关注乡里教育,多次捐助学校。

        今年秋季开学,他捐助4000余元,购买了200多个爱心书包,送给六市幼儿园的孩子们。六市乡政府曾多次邀请王振美出席扶贫助学颁奖等活动,王振美都婉言拒绝,他说做好事不图名不为利。

        9月8日,“振美教育基金”成立后,在乡领导的一再邀约下,他勉强来到乡里,讲述萦绕自己70多年的助学梦:“过去我没有钱,不能发挥我的余热。今天有几块钱,我只要留着我吃饭的这几块钱就行了,所以我现在有点余热,就是要支持教育。

        多次帮扶困难同乡 哪怕彼此素不相识

        不光是热心助学,“吝啬”的王振美在帮扶同乡时也很大方。

        2013年3月,六市乡长期在广东务工的村民吴国英患尿毒症回乡养病,费用昂贵,家中艰难。听说了王振美“善人”的名声后,吴父来到并不认识的王振美家借钱。“当时我的父亲是硬着头皮去的,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王振美二话没说就让我父亲回去,第二天就送来了一万块钱,还叮嘱我好好治病,不用还。

        说到动情处,39岁的吴国英声音哽咽:“王叔叔是我一辈子的恩人。在我手术后,念及医药费昂贵,他还来过我家里好几次,问我是否需要帮助。

        面对困难同乡,王振美总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在帮扶上不遗余力。莲花县的村民说,王振美到现在还是抽5元钱的烟,不愿意给自己多花一分钱。

        在采访的最后,这位头发灰白的老人忽然挺直了背,对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说:“我这50万元是很微小的,不一定乡里每一个贫困孩子都能得到资助。孩子们都要好好读书,将来为家乡、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江南都市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