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80后创业故事:青春创业 激越梦想[图]

29.01.2014  10:35

   网络时代弄潮儿

  本报记者 张 弛 文/图

   【采访现场】

  时间:1月24日

  地点:上饶市信州区志敏大道、上饶信息服务业产业园巨网科技有限公司

  受访者:郑剑波

   【人物档案】

  郑剑波,1981年8月生,信州区人。上饶市巨网科技、上饶市云网科技以及江西巨网传媒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巨网集团的战略规划及运营管理。

   【成功故事】

  2001年,20岁的郑剑波进入上饶师范学院学习美术专业。大二那年,当很多同学忙着恋爱、玩游戏时,他却以兴趣和爱好做投资,一头扎进刚刚兴起的互联网钻研起来,迈开了实现心中IT梦的第一步。毕业后他放弃了很多人羡慕的编制,南下深圳进入华为公司担任美术研发工程师。

  2006年6月,郑剑波和几个校友回到上饶,创办了天人网络电视工作室。他们瞄准网络电视领域,研发出了P2P网络电视聚合软件——“天人网络电视”。一年后,他将软件以200万元出售,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之后,郑剑波尝试网址导航的研发,开发出了DUDU网址导航项目。2009年底,DUDU网络导航与杭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项目重组合并,打造出了46.com网址导航项目,成为百度网站四大网址导航之一,与hao123、360、2345等网址导航并驾齐驱,每天访问量达480万次。超高的人气让远在上海的盛大网络集团嗅到了项目的商机,最终盛大所属子公司云网科技以8000万元收购了此导航项目。

  开发一个项目,出售一个项目,这显然不是做大企业的发展之道。在拥有8000万元的资本积累后,郑剑波开始把过去无数个小梦想编织成一个大梦想,筹划做大自己的巨网集团,摆脱一发展就被收购的局面。同时,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游戏必将日渐盛行,他也乘势而上,将研发的着力点放在了移动互联网手游上,快速抢占手游的一席之地,推动集团早日成为上市公司。

  如今,郑剑波和他的团队已成为上饶网络时代的领跑者,中国网络科学技术界的一匹“黑马”。去年,巨网及其附属公司年产值达1.5亿元,纳税突破1200万元,预计2014年年产值可突破3亿元。

   【记者手记】

  变化的是研发的项目,不变的是心中的IT梦。在日新月异、只争朝夕的网络时代,只有不断寻求改变和突破、挑战自我,让创新成为内在的品质,才能屹立于网络大潮的前头。作为网络时代的弄潮儿,郑剑波一路走来始终勇于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每一次研发他都走在时代的前列。正是拥有这种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他的IT梦才迎来了梦想成真的辉煌,也引领他走向创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成功感言】

  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努力和坚持能成就顺风远航;用自己的才智创业发展、开辟未来,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图为郑剑波(左三)和员工们在讨论。

  [1] [2] [3] [4] [5] 下一页

   生态猪肉快递售

  本报记者 邹海斌 文/图

   【采访现场】

  时间:1月26日

  地点: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绿色养殖江西实验基地

  受访者:彭波

   【人物档案】

  彭波,1988年4月生,万载县康乐街道金三角社区居民,江西火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利用绿色养殖技术养殖生态猪,并用快递直接从养猪场将生态猪肉投送到上海客户手中,将一头生态猪卖到了1.2万元,月销售额达10万元。

   【成功故事】

  “我的生态猪肉快递给上海客户,50元一斤,一头200多斤的生态猪能卖1.2万元。”1月26日,大学生“猪倌”彭波见到记者时,想为“饲料猪”养殖转型带个好头,发展绿色养殖。

  彭波今年26岁,2010年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工作3年,月薪近万元。2013年4月,他返回家乡万载县创办了江西火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火工农场,发展生态养猪。

  彭波的父亲对儿子返乡创业很不理解。父亲养猪10年,尽管猪养得好,却没赚到钱。

  “很多‘饲料猪’养殖户赚不到钱,一是饲料猪的猪肉价格低;二是饲料成本高;三是市场猪肉价涨了,毛猪价却不一定会涨。”父亲养猪10年不赚钱,彭波找到了症结。

  2013年4月,彭波将父亲的养猪场进行了改造,用玉米、豆粕、谷糠和蔬菜取代饲料,但用这样的方法养猪,猪的长势很慢,需要12个月才能出栏,养殖成本相当高。

  彭波意识到,生态猪养殖必须运用科学养殖技术。他前往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考察学习,引进了绿色养殖核心配方和技术,让自己养的生态猪7个月就可出栏,降低了养殖成本,而猪肉品质不降。

  这个大学生“猪倌”卖猪肉的方式也不一样,在淘宝网开了网店销售。“从猪场直接将生态猪肉快递配送给客户,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这样卖猪肉附加值高,利润可观。

  “我已经把生态猪卖到了1.2万元一头。养殖户看到了效益,就会跟着来养生态猪,慢慢地‘饲料猪’养殖就转型了。”彭波说。他的火工农场现在已经显现效益,近1个多月的销售额已达10万元,发展信心也足了。

  “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猪肉、生态猪肉就是我的最大梦想。”彭波准备采用“公司+农户+客户”模式,让火工农场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为农户养殖提供技术、质量控制、销售一条龙服务,带领更多的农户和养猪大户一起发展生态猪订单养殖。他还准备在上海设立中转点,6至8小时就能把最新鲜的生态猪肉送到客户手中。

  “我的生态猪养殖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希望更多的‘饲料猪’养殖户跟着我养生态猪。”彭波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手记】

  彭波养猪不一样,用天然纯粮取代饲料喂养,提高了猪肉品质。彭波卖猪肉不一样,开淘宝网店,利用快递直接从养猪场将猪肉投送到客户手中。他梦想带领更多的农户发展生态猪养殖,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肉、安全肉。彭波的生态绿色养殖梦,承载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成功感言】

  我想用科学技术养生态猪,探索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用安全可口的生态猪肉打动消费者,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安全肉。 图为彭波在给猪喂食。

   富裕村里变富裕

  本报见习记者 李 歆 文/图

   【采访现场】

  时间:1月25日

  地点: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

  受访者:刘建平

   【人物档案】

  刘建平,1984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井冈山大学,2012年9月任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村委会主任助理,2013年12月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曾参加中组部和农业部在江苏华西村举办的大学生村官培训。

   【成功故事】

  2012年9月,刘建平放弃了在电视台的工作,来到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当上了一名“村官”。谈起这次选择的初衷,刘建平回答得很实在:“农村有着广阔的舞台,我想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怀抱着一腔热情来到富裕村,刘建平却发现,响当当的只有村名,其实这是一个全县榜上有名的后进村。面对现实,他没有气馁,而是下定决心,要让富裕村戴上“富裕帽”。

  他开始在村里巷道或田间地头转悠,看到农民清塘抓甲鱼,他也挽起裤脚下塘一起抓。一边抓一边问:“这一塘甲鱼有多少只?投资多大?好卖吗?”看见村民干农活,他也上去搭把手,顺便聊聊家常……经过3个多月的走访,刘建平发现,村里土地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农产品的销路却一直打不开,原因在于村民还是依赖传统的销售方式,缺乏先进的营销理念。

  把富裕村的“脉”摸清了,他决定发挥自己学新闻和广告的特长,为村里的农副产品找“婆家”。说干就干,他开始将村民种植的各类农产品拍成图片,在向各级报社投稿的同时,在各大网站论坛、QQ空间、微博上发布相关信息和照片,为富裕村的农产品宣传开辟新渠道。

  在村里任职的8个月,刘建平先后在江西日报、井冈山报发表了60余篇图片新闻和文字报道,发出各类图文日志、微博、帖子200多条。村里农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一些大超市慕名而来,与村民签订供货合同。

  刘建平的宣传策略见了效,富裕村的农民尝到了富裕的甜头。可刘建平不满足,他还想为村民寻找更多的致富渠道。2013年4月,他租种了4个大棚,从江苏等地引进彩椒、迷你水果黄瓜等进行试种,获得成功后向村民推广。9月,他又前往“中国草莓之乡”浙江建德取经,引入一批草莓苗,开始了种草莓创业的新征程。

   【记者手记】

  与记者的交谈中,刘建平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很显然,扎根基层、成就事业的信念在这个小伙子心中已深深地埋下,并成为他奋力前行的动力。我们真诚祝愿他的梦想能够早日得到实现。

【成功感言】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能回到农村,投身新农村建设,为乡亲们的增收致富贡献自己的才智,这样的人生就更有意义和价值了。图为刘建平在帮村民收甘蔗。

  当好村官不容易

   【采访现场】

  时间:1月24日

  地点:东乡县王桥镇镇政府

  受访者:罗建亮

   【人物档案】

  2008年,罗建亮放弃教师职业,到东乡县王桥镇璋峰村当起了“村官”;两年后,面对到镇里任职的机会,他再次选择做一名村官,并在新的任职地——倪家村办起了返乡创业园,先后吸引7家企业入驻,解决了全村400多村民的就业问题。2013年,他被评为省优秀大学生村官。

   【成功故事】

  2008年,已经当了6年教师的罗建亮做出了出乎人们意料的选择,回家乡璋峰村当一名村官。上任后,他始终以“在农村工作一定要像个农村人”要求自己,深入农户家里调查了解情况,为新农村建设准备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在璋峰村工作期满后,罗建亮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放弃到乡镇相关部门任职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倪家村当村官。

  罗建亮说:“有机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带领村民致富,我当然不会放弃。”村内道路难走,他就通过当地企业家捐助、政府补贴和农民自筹等形式,对村小组的道路进行集中整治;村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荒废,他就通过土地流转和组建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实行土地的集中承包;村民因为小事而闹纠纷,他就积极向老同志取经做好调解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倪家村9个村小组全部通了水泥路,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村内矛盾也明显减少。

  罗建亮发现,倪家村有许多村民在外地开办企业,于是和村干部一起,想办法创建返乡创业园。截至目前,创业园内的企业达到7家,每年上缴的国税总金额30多万元。同时,400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月收入可达两三千元。

  “做好‘村官’真的不容易。”这是罗建亮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他也在用一个农家子弟的热情和智慧,为当地百姓筑起了一条致富大道。

   【记者手记】

  把解决群众生活中的一桩桩小事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成为这个朴实村官的人生追求。罗建亮的梦想并不虚无缥缈,通过努力、奋斗,是一定能够实现的。这个踏实肯干的农民致富“筑梦人”,让百姓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可爱,可敬!

【成功感言】

  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只要心怀梦想,到农村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彰显人生的价值。图为罗建亮(右)在返乡创业园协调工作。

   非洲菊开风光好

  陶良飞 本报记者 何深宝 文/图

   【采访现场】

  时间:1月25日;

  地点:德安县宝塔乡团山村;

  受访者:孙林国。

   【人物档案】

  孙林国1986年出生在德安县宝塔乡团山村一农民家庭,2008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先后在江苏苏州的两家花卉公司学习花卉种植技术。2011年,他自主创业种植非洲菊,去年销售收入30多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花仙子”。

   【成功故事】

  “种花虽然艰辛,但再苦再累我也快乐。”1月25日,孙林国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孙林国从小就喜欢花草。考上大学后,他勤奋学习,获得了园艺师资格证书。

  2008年7月,孙林国大学毕业后,先后前往苏州两家园艺公司学习和工作,掌握了花卉种植的各种技能。

  2011年,孙林国在花卉基地老板童军生帮助下,在家乡搭建大棚,从山东购进非洲菊幼苗,走上了种植非洲菊的创业路。“创业之初,由于资金困难,所有的活都是自己干,手破皮了,仍继续干;腰累伤了,就咬着牙干……”回想创业时的艰辛,孙林国深有感触。

  苦心人,天不负。他种植的非洲菊不仅品相好,而且产量高,每支花市场价达1元左右。2011年,他种植10亩非洲菊收入就有10多万元;2012年,他扩大规模种植了21亩,当年的纯收入达到近20万元。

  记者走进他的花卉大棚,一股暖气迎面袭来。“红色的叫红色恋人,黄色的叫黄色风暴,白色的叫玲珑……”孙林国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非洲菊品种。目前,他种植的非洲菊品种有10多个,俏销南昌、九江等地。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今年,孙林国同村的王恒松和邻村的杨欢准备种植花卉,他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非洲菊的种植要点、销售渠道等情况,大大增强了他们种植非洲菊的信心。

  展望未来,他信心百倍,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今年力争种植非洲菊50亩以上。他说:“种植非洲菊不仅给我带来欢乐,还带来了财富,我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走好种花致富路。”

   【采访手记】

  有梦想,有干劲,有决心,孙林国这名年轻的大学生,在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把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作为新的理想和追求,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品德,是莘莘学子的学习榜样。

【成功感言】

  城市未必好淘金,农村也有大舞台。年轻人只要肯创业,能吃苦,创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行越远。图为孙林国在采摘非洲菊。

   【短评】

   知识放飞梦想

  这是一个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活力竞相迸发的时代,新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激情创业的青葱岁月。

  他们有知识,更有梦想;他们有理想,更有实干。网络科技、生态养殖、农村天地……已然成为一代大学生长袖善舞的创业舞台,不论起点在哪里,他们总在路上不断探索;不管是成败,他们总是激扬青春,用知识牵引梦想的方向,以实干和奋斗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都说现今的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他们不拘一格的创业磨砺,便诠释了天之骄子人生事业更为丰厚的内涵——只有融入火热的社会变革,方能背负时代前行的期望。

  满腹经纶还需亲历躬行。即将置身春季大学生就业招聘大潮、面临如何步入社会的你,在读过这些真真实实的创业故事后,是否有了更为广阔而坚定的选择?

  为梦想喝彩,用知识尽情放飞属于你的梦想吧!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
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记者游静 实习生李少如)6月29日,上饶之窗